这是什么新招数?
作者:国君;来源:咖门
01 茶饮“新卷王”来了,全场5.9元,连卖3个月
比9.9元更狠,福建一茶饮品牌直接做起了“全场5.9元”。
“现在的茶饮店,本质问题是没有量,而不是没有毛利,所以今年3月份,我们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执行全场5.9元活动。”快乐番薯CEO廖明通介绍。
3月中旬,快乐番薯在福建和广东区域选择了约200家门店,开始了一场“销售试验”——菜单上的所有产品,在杯量和配方不变的情况下,全场5.9元,连续卖3个月。
没想到,加盟商不仅没有赔钱,单量和营收反而大幅增长。
“参与活动的门店单量基本都在500单以上,90%以上的门店实现了线下业绩增长(同比/环比两个维度),日均营收直接翻倍,最好的一家门店环比增长1136.75%。”廖明通透露。
咖门独家了解到,目前快乐番薯已在所有新开门店执行“全场5.9元”,并计划将这一活动逐渐扩散到全国2000家门店。
降价销售,快乐番薯的加盟商还赚钱吗?这个起源于福建的茶饮老兵,到底是一时冲动还是长远布局?我和廖明通做了一次深度沟通。
02 将杯均价降到6~8元,要做东南地区“下沉王牌”
今年开年,快乐番薯干了3件大事。
1、强制降价18%,核心价格带降至6~8元
2024年12月25日起,快乐番薯2000家门店的菜单,全部强制降价18%。
去年下半年,快乐番薯已经降价一次。
“如今二次降价后,杯均在6~8元之间,基本和蜜雪是一个价格带,但我们是‘茶饮+小吃’双品类,又有一定的差异化。”廖明通解释道。
终端售价下降这么多,门店还有利润吗?
2、物料成本降16%,保障门店50%毛利
廖明通告诉我,售价下降的同时,快乐番薯也在同步下调原料的进货价,截至发稿前,其物料成本累计下调16%。
可以说,降价的损失基本都由公司承担,最终,门店的综合毛利还能保持在50%左右,公司的毛利只有10%,“基本没钱可赚”。
对快乐番薯来说,只要不下牌桌,保持体量,熬过这个周期就可能迎来转机。
3、全场5.9元活动,卖一杯补贴10%
第三步就是消费者触达,产品降价后,需要让消费者知道。
“全场5.9元任选,就是为了刺激顾客下单,少量直营店测试效果特别好,门店的单量很快超过500单。”廖明通介绍。
随后把活动扩展到200家门店,为期3个月,基本上每一家店都在新客、单量、营收上获得了大幅增长。
而对于执行5.9元的门店,快乐番薯一杯补贴10%,保证门店毛利维持在50%。
3个月的时间,足以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活动结束后,高性价比、双品类的标签被顾客记住,门店的整体生意比活动之前有提升。
新开业门店也全部执行该活动,生意明显提升,目前计划把活动扩展到全国门店。
4、简化出品流程,迭代智能化设备
无论是去年创新的“老红糖薯圆店”,还是“全场5.9元”,对快乐番薯来说,本质都是以价换量,运营效率足够高才能赚钱。
快乐番薯产品部今年重点简化了出品流程,通过物料、制作等环节改善让出品更简单、高效。
“比如今年上新的杨枝甘露,芒果浆和椰浆直接在工厂复配好,将成品发到门店,门店就少做一步。”廖明通分享。
同时进一步在门店推行自研的全自动奶茶机。门店80%的产品都可以出,日营业额3000~4000元的门店,只需要3个店员。
“一手降价,一手降本,今年的目标就是在福建、广东等地区成为下沉头牌。”
在廖明通看来,“蜜雪已经把茶饮性价比之路跑通了,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就好了,未来中国一定会跑出第二个第三个平价茶饮品牌。”
03 认清现实,走好自己的路
过去两年,随着头部品牌的下沉和加密,很多区域品牌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长期深耕福建和广东市场的快乐番薯也不例外。
区域品牌的出路在哪?有品牌用区域文化加持,深耕区域;有品牌转型手作,做小而美的生意。
快乐番薯也曾认真思考过自己的突围之路。
“无非就是往上走、往下走,往上走很拥挤,前面有数个千店级的品牌,我们自身也不具备往上走的气质。
“综合分析后,我们决定往下走,因为有完善的供应链工厂,具备往下走的能力。”廖明通说。
和蜜雪冰城类似,快乐番薯也是较早布局供应链的企业。
2014年门店还不到300家时,公司就成立分公司,自建工厂生产核心原料。
如今,自有工厂占地5万多平方,从产品原料、装修材料到门店设备,70%物料实现自主生产。
不管是核心原料番薯圆、紫薯圆,还是茶饮常用的糖浆、罐头、小料,小吃中的番薯烤肠,以及茶园、茶叶拼配、焙烤、包装、设备等加工厂,快乐番薯都有布局,几乎深入到了全产业链。
在去年的一次采访中,廖明通说过“存活至今的千店级品牌,大都经历过好时候、赚到过钱,现在到了和门店同甘共苦的时候,不能只想着自己赚钱。”
当下的首要任务就是“带领品牌保持体量熬过周期”。
对于未来,他也有规划。
快乐番薯在厦门海沧投资3.3个亿,建设了一个13万平的食品智能科技产业园,“下个月封顶,预计今年年底投产后,能让公司的成本再降低15%左右,综合毛利能做到25%。”廖明通表示。
何帆在《变量7》中提到,商业社会有两种创新,一种是熊彼特式的颠覆性创新,目的就是要成为一个领域的独角兽。
一种是德鲁克式式创新,是一种存量时代的创新方式,强调日常运营中对细微之处的改进和调整。
第一种创新就像喜茶、瑞幸当年横空出世。而如今在茶饮存量市场,我想更多需要的是第二种创新,就像快乐番薯做的尝试。
探索“茶饮+小吃”的双品类模型,去年在单品店崛起时,又及时升级老红糖薯圆专门店,同时把价格带大幅下调。
今年开年又降价,这次一降到底,并为此倒逼出品效率。
德鲁克式的大部分创新,不是为了成为胜者,而是为了不被淘汰,无论是降价,还是降本,都不是为了拿一百分,成第一,而是为了考六十分,能及格。
先用德鲁克策略,保证自己不下牌桌,随着时间的推移,再用熊彼特策略,力争在最后一局大获全胜。
这样才能避开阻力,保全力量,熬死对手,穿越周期。
本文转载自咖门,转载请联系出处,点我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