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商超龙头令人唏嘘!曾与沃尔玛、家乐福“硬刚”,如今大量关店、董事长已辞职
纳食 5小时前 1446
近日,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一纸《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为拥有近30年历史的人人乐画上了一个沉重的句号。

来源:纳食

近日,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一纸《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为拥有近30年历史的人人乐画上了一个沉重的句号。这家曾与沃尔玛、家乐福正面交锋的“深圳超市之王”,在连续四年亏损、资不抵债的困境中,最终走向退市边缘。从2010年上市时的风光无限到如今的黯然退场,人人乐的命运折射出传统零售行业在时代巨变中的挣扎与迷失。

01 连续2年净资产为负,股票已停牌

据人人乐公告显示,人人乐(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5月6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下发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公司部函[2025]第197号),深圳证券交易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现将有关内容公告如下:

“2024年4月22日,因你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为-3.87亿元,你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025年4月30日,你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的首个年度报告显示,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4.04亿元,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你公司触及本所《股票上市规则(2025年修订)》第9.3.12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和第五项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本所拟决定终止你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人人乐称,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及《关于退市公司进入退市板块挂牌转让的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如深圳证券交易所最终决定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公司股票将转入全国股转公司代为管理的退市板块挂牌转让,涉及具体事项公司将另行公告。

目前,人人乐股票已停牌,停牌前股价连续多日跌停,年内已跌超40%,总市值还剩16.24亿元。

02 从巅峰到没落:一个零售帝国的兴衰史

1996年,何金明在深圳南山区开设第一家人人乐超市时,或许未曾想到这家不足千平米的小店会成为日后搅动中国零售市场的风云企业。凭借“天天低价”的策略和灵活的价格战,人人乐在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巨头的夹击中杀出一条血路。2010年上市首日,其市值飙升至130亿元,成为“民营超市第一股”。巅峰时期,人人乐全国门店近150家,年营收突破129亿元,华南大区单店日均销售额高达6万元,一度被沃尔玛高管称为“最难缠的对手”。

然而,命运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2012年,电商的崛起开始动摇传统商超的根基,而人人乐却选择逆势扩张。2011年至2016年,其新增门店87家,仓储面积扩大近四倍,但营收增速却从30.5%骤降至-11.7%。盲目扩张导致存货周转天数攀升,经营性现金流连续四年为负,为日后的崩塌埋下伏笔。2019年,西安曲江文投入主后,人人乐试图通过资产剥离和业态转型自救,但频繁的高层变动让战略方向摇摆不定。

2023年,创始人之子何浩的短暂掌权期内,公司试水精品超市、会员折扣店等七种业态,却因资源分散未能形成竞争力。此外,在风雨飘摇之际,人人乐董事长侯延奎却突然“火线”辞职。2025年3月19日晚,人人乐突然公告称,上任仅一年半的董事长侯延奎因身体健康原因申请辞职,卸去包括董事、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在内的所有职务。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公告董事长侯延奎辞职的同时,人人乐还发布可能被终止上市的第四次风险提示公告。

据了解,这位具有实控人“曲江系”背景的高管,在“火线”辞职后却仍需继续履职直至继任者到位。这种"离职不离岗"的特殊安排引发外界对其真实离职动机的猜测,是否意在规避潜在的法律责任。

03 深陷供应商诉讼危机,六年更换四任董事长

人人乐的退市绝非偶然,而是一场由财务恶化、战略失误、治理失效共同引发的连锁反应。

当前,人人乐正深陷供应商诉讼的连锁危机。据公司公告,因多家供应商申请财产保全,公司及子公司主要银行账号已被冻结,致使资金周转陷入瘫痪。天眼查数据还显示,人人乐目前涉及95起被执行人案件,累计执行标的额高达7038.11万元。

另外,从财务数据看,其退市触发条件堪称“精准命中”:2023年净资产-3.87亿元,2024年进一步恶化至-4.04亿元;2024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内部控制亦被否定。更讽刺的是,公司曾通过出售西安高隆盛、天津配销等核心资产实现账面盈利4.1亿至4.6亿元,但1.11亿元代垫款项坏账计提让这场“财务洗澡”彻底破产。

经营层面的溃败更为触目惊心。2024年,人人乐营收暴跌49.86%至14.3亿元,门店数量从巅峰期的近150家锐减至32家,年内关闭45家门店,转让15家。曾经引以为傲的华南大本营,如今仅剩零星门店苦苦支撑。供应链的崩塌加剧了恶性循环:生鲜类毛利率不足10%,线上营收占比仅5%,而竞争对手永辉的线上渗透率已超20%。

管理层的不作为与内耗则加速了崩塌。六年更换四任董事长,战略方向从多业态转型到资产剥离反复横跳,最终未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04 人人乐的命运折射出整个行业困局

人人乐的退市不仅是企业个体的悲剧,更是传统商超集体困境的缩影。在电商、社区团购、即时零售的围剿下,传统大卖场模式正面临生死考验。据灵兽数据显示,2024年上市商超的财报,营收和利润双下滑几成行业常态,据统计,11家上市商超中有8家营收同比下降。

永辉、沃尔玛等巨头尚能通过山姆会员店、胖东来模式艰难求生,而人人乐这类“中间层”企业却因“高不成低不就”的定位彻底迷失。

其教训值得整个行业深思:首先,数字化转型不能停留于表面。人人乐虽早年布局线上商城,但技术投入与业务需求脱节,最终沦为“线上试衣间”。反观山姆会员店,通过私域流量运营和精准选品,实现会员费收入占比超30%。其次,供应链效率决定生死。人人乐因区域化布局不足导致配送成本高企,而永辉通过“产地直采+冷链物流”将生鲜损耗率控制在3%以内。最后,组织活力与战略定力缺一不可。胖东来用“员工幸福感”驱动服务升级,而人人乐因管理层频繁变动陷入“战略短期化”陷阱。

退市后的人人乐将转入全国股转公司退市板块,但即便如此,16.24亿元的市值与1.375万中小股东的损失已成定局。对于行业而言,这声警钟揭示了传统零售转型的三大铁律:回归商品力本质、构建敏捷组织、拥抱技术革命。

当消费需求从“货架满足”转向“体验价值”,唯有那些能重新定义“人货场”关系的企业,才能在洗牌中幸存。人人乐的故事虽已落幕,但它留下的思考题,将持续拷问每一个传统行业的参与者。

本文转载自纳食,转载请联系出处,点我查看原文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评论,请先 登录 or 注册
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欲了解历史信息,请切换至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