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营业额破100万,蜜雪冰城全球旗舰店再次出圈。
作者:国君;来源:咖门
01 3天营收100万,从茶饮店到“6A级景区”
早上8点钟,还没有开门营业,就已有人在门口等待,9点整开市,顾客从四面八方涌入,沸腾一整天。
这不是某个景点,是蜜雪全球总部旗舰店。
还不到中午门店就人山人海,一杯难求,点单等待一小时起步;周末排队“二里地”,高峰期时候,甚至要限流入内,比景区还热闹。
清明节小长假,蜜雪冰城全球总部旗舰店单日营收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5万,假期3天,营业额突破了100万。
这家店,也成为了现象级消费地标。
作为蜜雪冰城的重点店型之一,总部旗舰店旗舰店不仅刷新了蜜雪冰城单店营收纪录,更以“社交货币”“抢购狂欢”的独特形态,重新定义了茶饮门店的商业逻辑。
蜜雪倾力打造旗舰店型,目前在多个城市都有主题旗舰店落地,多个城市的旗舰店都因为空间有趣、产品好玩,成为打卡地标。
2020年,在蜜雪冰城的万店仪式上,有人预测,蜜雪冰城未来能在全球来出10万+门店,而想要撑起10万+门店的体量,到底需要多少种店型?
在咖门×蜜雪万店实战型课堂上,我听到了答案。
02 4.6万+店的蜜雪,已锤炼出20种宝藏店型
想要做一个铺天盖地的品牌,就要让门店有“野草”一般的生命力,在什么样的业态下,都能落地生花。
蜜雪通过28年的沉淀,在商圈、商业街、社区、校园等常规店之外,还打磨出一批新的宝藏店型,适应市场需求:
蜜雪商学新校区的门店模型参观
1、在没有店铺的地方,开出“雪屋小店”
这是一种外观打造像是“雪屋”的小店,会开在广场中央、体育馆门口、公园等,在蜜雪内部也称为“集装箱门店”。
集装箱门店的优势是,可以在本没有建筑但客流量又大的地方快速开店。
因为集装箱门店的顾客是从四面八方来过来,为了提升效率,蜜雪在这种店型下采用的都是双收银机的模式,一方面为了给顾客更好的体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快速成交,增加收益。
2、投入300块营收提升1.5倍的“东北大花店”
在一些地域风格突出的地方,蜜雪还会开出融入地域文化的特色门店。
比如开在东北的大花门店,这家门店老板别出心裁,在吧台贴上了东北大花元素的贴纸,仅仅花费了300元,没想到门店很快在线下引发打卡热潮,营业额提升了1.5倍。
这家店也让蜜雪意识到地域文化的重要性,打磨出了地域文化店型的改造模版。
3、最小10平就能开的“冷链小店”
蜜雪的标准店型一般在20~40平米,但其实蜜雪还有一种针对极小位置的“冷链小店”。
这种门店模型主要是为一些商圈好,人流量大但面积特别小的位置所打造,店内的吧台和动线都会根据门店空间量身打造。
因为面积限制,这种冷链小店的菜单根据门店周边客群做精简,最小的冷链店产品只有5-8款。
4、和麦肯肩并肩的“服务区店”
去年春节,好多过年回家的人,都纷纷晒出了蜜雪在服务区的门店,而且好多门店都是和麦肯的门店肩并肩开在一起。
不少人发出“雪王出息了,中国品牌崛起了”的感慨。
“服务区门店”是蜜雪在近2年重点打造的店型,价格也大多只比普通门店贵1元左右。
今年春节,他们还专门为服务区门店设计了专属包装——雪王化身门神,左上方的小字写着“出入平安”,对于回家路上的顾客送去最好的祝愿,戳中了不少归家的顾客。
5、融入景区的古风门店
曾经蜜雪冰城“登顶泰山只涨一元”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被网友狠狠夸奖。
其实这家店就是蜜雪古风门店的代表之一。
曾经,很多景区并不“欢迎”蜜雪入驻,担心门店形象太现代化影响整体风格。
因此蜜雪针对景区、仿古街等打磨了古风门店,目前蜜雪在各大景区遍地开花,比如:老君山、江南小镇、黄果树、武汉昙华林等。
6、承担品牌使命的旗舰店
上文介绍的全球总部旗舰店,是蜜雪在全国的旗舰店中的一家。
在蜜雪内部旗舰店的打造主要以宣传为目的,基本都以广立式的门头呈现,让品牌露出最大化,店内中央会打造统一的城市热气球造型,迎合年轻人打卡模式,提升社交平台热度。
目前蜜雪在武汉、合肥、济南、沈阳等城市旗舰店也都成为了当地打卡地标。
7、主打饮品+新零售的“加油站店”
在蜜雪内部,还有一种正在试验中的未来店型——加油站门店。
加油站因为人群流动性较大,蜜雪内部讲师在实战营课堂上介绍,这种店型未来可能会加入更多零售和周边产品,以“新零售饮品店”的形式呈现。
蜜雪讲师分享的20种门店模型
据讲师介绍,蜜雪冰城根据门店位置的不同,一共打造出了20种不同的店型,并在课堂上针对每一种店型的优劣势、产品、动线配置等,都做了详细拆解分析。
想了解更多关于蜜雪门店店型、运营体系、万店培训体系的细节,不妨实际深入到蜜雪总部,亲自去看去听。
本文转载自咖门,转载请联系出处,点我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