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营收15万,周末爆满!价格混战下,这些咖啡店仍在赚钱
咖门 2023-10-20 1710
今年的咖啡市场,就一个字,“熬”。

作者:国君

来源:咖门

吊销数量同比上升58.9%

但这些咖啡店仍在盈利

今年的咖啡市场,就一个字,“熬”。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1-9月份,咖啡企业的新注册量同比上升74%,但吊销数量也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8.9%,新旧汰换之间,无数门店面临生死大考。

但无论考题有多难,总有人考90分。

在价格混战的艰难处境下,我发现,在全国各地的街头仍有一批咖啡店,他们业绩理想,利润可观,跳脱于内卷之外,找到了自己增长的密码:

第一个是流点咖啡,坐标广州老城区,周边商务客群稀少,价格也不便宜,美式22元,手冲在40元上下。

“我们受价格战的影响很小,7-8月份略有浮动,一进入10月份我们的生意就恢复到以前了。”流点咖啡主理人吴华志告诉我。

流点也是附近为数不多的赚钱咖啡店,“周中营业额做到4000元上下,周末则常常爆满,营业额能达到8000元上下,月营收在15万左右。”

流点咖啡的成功,在于“冷冻研磨”定位的稀缺,在其门店有一个大冷柜,咖啡豆以20g每份装在试管里,一排排冷冻在冰柜,顾客点单后,咖啡师会取出一个试管,现磨现萃,过程极具仪式感。

在口感上也有独特性,“冷冻可以保鲜,而且冻过的豆子研磨时会更细,能萃取更多风味。”

“我在咖啡比赛上看到冷冻研磨后,就投入研发,目前是广州唯一一家定位冷冻研磨的咖啡店。”

与其更好,不如不同,喝咖啡的人能为9.9元买单,也愿意为创新和匠心买单。

另一个案例发生在湖南衡阳,CICADA COFFEE,主理人在5月把门店从创意咖啡转型为“手冲专门店”后,经过2个月的打磨,目前营业额提升了50%,最关键是去掉了创意咖啡那些繁杂的物料后,利润率也明显上升。

“比营业额更让我开心的是,我发现我的方向是对的,这次转型经过了市场检验。”主理人许常明告诉我。

在西安,还有一个叫做Oops的小型连锁,目前3家店,“每家店都是盈利的,周末生意更好。”

在成都,开了2家店的刊笛咖啡,主理人告诉我“今年生意还是比较理想的。”

“我们的客群从疫情到现在,基本上完全换了一波,产品和运营思路也做了很大调整。”在北京开店7年的CC咖啡馆主理人告诉我。

在很多小店压力重重的情况下,这些品牌做对了什么?

02 “从豆子出发”,他们的创新更关注咖啡本身

了解了这些品牌的做法,我发现没有想象中的“奇招”,相反,他们的创新,都更加理性,更回归到咖啡本身。

“回归咖啡本身”的苗头,在咖啡节上也能略见一二。

今年春季的陆家嘴咖啡节上,章鱼拿铁、皮蛋拿铁、豆汁美式等“地狱特调”颇具眼球,而在昨天陆家嘴咖啡节上,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手冲咖啡”。

比如明谦的“瑰夏自由套餐”,消费者可以在10个瑰夏产区选出5个,做成一个套餐,一次喝到5种不同的瑰夏。

还有一个名叫“十日谈”的品牌,展位上只有手冲咖啡,有瑰夏村、也门、哥斯达黎加等不同产区的豆子,展位前有大量排队的顾客。

而在实际的经营中,从豆子出发的创新也开始得到市场验证。

前面提到的案例中,无论是冷冻研磨咖啡、还是手冲专门店,亦或是北京新开的虹吸专门店,都是在豆子层面做的创新。

其中,西安的Oops,卖得最火的产品是“一豆三喝”,话题性最高的是“咖啡实验室”,一次能喝到5种不同口味的冷萃咖啡,都是围绕咖啡本身的产品。

而他们店里的产品,使用的都是SOE的豆子,没有拼配,客人可以根据口感喜好在埃塞俄比亚和巴西之间选择。“好豆子客人是可以感知到的。”该店咖啡师表示。

其实,观察星巴克今年的几个爆款,比如升级回归的冰震浓缩、桶酿咖啡、生咖,以及最近刚上的“浓”系列,都是更加偏向咖啡本质的创新。

和茶饮一样,当行业经历了卷小料、卷水果、卷糖浆等阶段之后,茶的重要性就开始凸显出来,从茶的种植、烘焙、制作、拼配、萃取等出发做创新,把茶风味做得更好的品牌、产品越来越主流。

咖啡在经历了大面积的市场教育,又经历了果咖、茶咖、神奇特调的冲击后,未来,一杯回归到咖啡本身的产品,会更受市场欢迎。

03 小店,但坚持“产品主义”

这些赚钱门店还有一个共同点,我想称之为“产品主义”。

这个概念在餐饮界比较流行,如今在咖啡圈也开始发挥效应。

安徽芜湖,有一个当地的连锁品牌,叫ELEVEN11咖啡,在芜湖本地有4家店(带上周边城市共计11家门店)在今年的价格大战中“平稳度过”,其外卖月销量多次超过附近的头部品牌店。

ELEVEN11咖啡的致胜策略就是“产品主义”,每一款产品都能让消费者喝出不同。

比如从去年畅销至今的“咸芝士厚乳拿铁”,用芝士牛乳和马斯卡彭芝士复配,且咖啡豆有正常和低因两种选择。

“比市场上的大部分芝士拿铁都更浓郁,让消费者几乎一口惊艳,这款单品每家店基本上每天都能卖出30~40杯。”ELEVEN11咖啡创始人秋少告诉我。

今年大部分品牌都流行追香,茶香、花香、果香等在咖啡中广泛使用,ELEVEN11在研发时另辟蹊径,采用了“牛奶冷萃”的方法,将茶叶/花朵等放入冷藏牛奶中缓慢萃取后,再与咖啡结合。

“相比于在咖啡中加茶汤的做法,这样会让口感更加浓郁、顺滑,没有水感。”秋少分享。

除此之外,一些流行元素也被他很好地二次创新,比如米咖产品,被他改良成了“泰式米香拿铁”,使用香气更足的泰国香米,做出差异化和价值感。

ELEVEN11咖啡还升级了易拉罐包装、自创了“Boss最爱美式”“马蹄冰拿铁”等爆款。

总之,本着“你有我优”的产品主义,ELEVEN11咖啡在这场价格战中能保住了城池。

04 让咖啡回归到“咖啡馆”

优质的第三空间,无论在什么样的市场环境下,都是有需求的。

而第三空间的需求,有两个层面,第一是咖啡馆物理意义上的“空间”。

咖啡这几年,在国内经历了一个轮换,从重环境的咖啡馆,到重外卖外带的档口小店,最近一年,带空间的门店又开始回归。

上文提到的流点咖啡、Oops等品牌,都有一定的空间,能适应约会、聚会、办公、开会等不同的场景,还有不少品牌创立之初就定位“下沉市场星巴克”,因提供空间而站稳脚跟。

第二个层面,是在服务体验上,找到更多与顾客联结的方式。

多年前,咖啡馆特别流行“魅力型老板”,与每个顾客都能谈人生聊理想,甚至会“说教式咖啡普及”,希望得到顾客的认可。

这种方法可能对于70后、80后消费者奏效,但对于大面积社恐的95后、00后来说,他们需要更自然的服务方式。

比如在Oops,出品时,咖啡师会询问顾客,“我们的产品有一个从豆子、制作到口味的讲解,3分钟左右,您需要吗?”

客人如果不需要,就可以直接开启品鉴,不打扰不过度服务。

事实上,以服务著称的海底捞,都在生日策划上推出了E人版和I人版,还上线了“免打扰提示牌”。

此外,因为外卖无法见到客人,Oops会为每一份外卖写一张小卡片,有的是祝福、鼓励,也有分享音乐、动漫等。

因为坚持每一杯外卖都这样做,顾客也记住了这项“小纸条服务”,会在下次点单时通过小票回应,也会在门店开业时送来祝福小纸条。

总结起来,在服务上,一味的做加法或者减法,都不是好策略,“丰俭由人”的原则,更适合当下的年轻用户。

03 结语

尽管压力重重,但市场已经开始悄悄奖励一部分“认真做咖啡”的人。

无论在什么时候,消费者都需要一杯“用心”的东西。

人们有时候需要的是咖啡因,有时候需要的,只是有一家店,精心地为他/她做一杯东西而已。这种精神属性,温情治愈,不会被轻易取代。

而一家小店,有一个坚定的核,才不易被风吹散。

本文转载自咖门,转载请联系出处,点我查看原文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评论,请先 登录 or 注册
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欲了解历史信息,请切换至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