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倒闭!比尔盖茨、李嘉诚曾看好的明星赛道,为什么“凉”了?
纳食 2024-06-27 1761
曾几何时,实验室培育肉被视为未来食品科技的璀璨明珠,寄托着解决食品伦理和环境问题的双重希望。

来源:纳食

曾几何时,实验室培育肉被视为未来食品科技的璀璨明珠,寄托着解决食品伦理和环境问题的双重希望。然而,近日,美国湾区一家名为SCiFi Foods的初创公司却泼了一盆冷水。该公司在其首个肉类培育设施建成仅六个月后,便宣告停业,曾经雄心勃勃的“混合”汉堡计划也随之夭折。

SCiFi Foods的愿景本是美好的:通过结合植物和实验室培育的牛肉,打造一款既美味又环保的汉堡,满足消费者对食品伦理和健康的双重追求。这种技术原本承诺解决许多伦理问题,如无需宰杀动物,降低传统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然而,现实却远比想象中要残酷得多。

01 还没上桌就“凉凉”

SCiFi Foods联合创始人约书亚・马奇和卡西亚・戈拉在领英上发布的帖文中承认,SCiFi Foods 未能将任何一款肉类产品推向市场,他们写道:“遗憾的是,在当前的融资环境下,我们无法筹集将 SCiFi 汉堡商业化所需的资金,SCiFi Foods 已经耗尽了时间。”马奇和戈拉还表示,公司的困境“反映了当今培育肉类和整体肉类替代品市场面临的挑战。”

尽管有些人反感人造肉,但这种技术承诺解决许多伦理问题。培育肉类不需要宰杀任何动物,并且如果用于培育肉类的生物反应器足够高效,还有望降低传统畜牧业带来的环境破坏。

然而,该行业面临着许多实际障碍,其中最大的问题是高昂的生产成本。SCiFi Foods 联合创始人表示,在 2019 年公司刚起步时,一个 SCiFi 汉堡的制作成本高达 20000 美元。经过五年的时间,公司科学家才将成本降低到 15000 美元,虽然有所下降,但价格仍然令人咋舌。

更糟糕的是,人造肉在美国还陷入了政治漩涡。除了行业本身的低迷,SCiFi Foods 的联合创始人还将公司的失败归咎于美国激烈的“文化战争”。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上个月颁布了全面禁止培育肉行业的禁令,仅两周后,阿拉巴马州也效仿出台了类似禁令。

尽管如此,美国联邦监管机构似乎持更加开放的态度。去年,美国农业部批准了 Upside Foods 和 Good Meat 两家公司销售细胞培养鸡肉产品,这对于该行业来说是一个突破。然而,被认为是人造肉领军企业的 Upside Foods 也遇到了挫折和丑闻,例如暂停扩大其设施计划以及被指控在培育鸡肉的制作方法上误导公众。

02 出道即巅峰

2019年5月,“人造肉”企业Beyond Meat在纳斯达克上市。在一众明星投资人和机构的加持下,其当天股价暴涨163%,一时风头无限。

几乎在同一时期,“人造肉”的热度传递到了大洋对面。据《2021中国植物肉行业洞察白皮书》统计,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国内针对“人造肉”(植物基)公司的投资事件多达21件,同比增长500%。有媒体统计数据显示,当时国内有关“人造肉”的公司超过1700家。因此,业内将当年视为中国“人造肉”食品的元年。

2020年伊始,尽管受到大环境影响,但极高的曝光度依然让“人造肉”牢牢占据食品新闻的头条,俨然成了螺蛳粉之后的又一食品界网红。

当年4月,快餐巨头肯德基宣布推出“植培黄金鸡块”,预售名额被瞬间抢购一空。仅一天之后,星巴克宣布在中国门店推出基于植物蛋白的“人造肉”午餐新菜单。一段时期内,“人造肉”可谓在食品终端消费市场全面开花。不仅西式的汉堡、鸡块,连肉夹馍、水饺、月饼等传统中式餐品也有了“人造肉”的身影。2021年3月,火锅品牌海底捞更是在小料台中推出了植物蛋白产品“味伴侣”。

尽管网红总有过气时,但“人造肉”在到达巅峰之后的陨落速度仍堪称光速。究其原因,“又贵又难吃”的问题让消费者与销售商都缺乏继续下去的动力。

有知名快餐企业负责人表示,植物肉产品本身制作成本高、价格还不低,消费者尝鲜之后的复购情况非常一般,热度过后企业也就没有再坚持下去的必要。

三年大环境的影响外加始终无法在销售端获得突破,“人造肉”相关企业业绩也大幅度下滑。

2022年下半年,“人造肉”企业Beyond Meat开始裁员的消息,把“人造肉”的热度再次拉回在公众视野中。尽管期待用节流的方式实现资金的正向流转,但在平淡的市场需求面前,该公司2022年净收入仅为4.189亿美元,亏损达到3.66亿美元。

时至今日,Beyond Meat股价直接脚踝斩,总市值一度跌了九成。

另一家植物肉明星企业Impossible Foods也因为经营不善,在2022年宣布裁员20%,公司CEO宣布离职,上市时间无限推迟。从吸引李嘉诚、比尔·盖茨、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Twitter联合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和比兹·斯通等竞相投资,到裁员、被评级机构不看好,曾经风光一时的人造肉赛道正在经历过山车一样的跌宕起伏。

03 大家为什么不爱“人造肉”了?

“不好吃,比真肉还贵!”

“都是人造科技与狠活儿,感觉吃了根本不健康!”

“现在拼的就是抵抗力,不能折腾自己吃这个减肥!”

社交媒体上有很多关于人造肉的吐槽。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口感差成为消费者抛弃人造肉的第一原因。食品咨询公司Chew进行的一项对比研究发现,目前市面上没有任何一款植物肉产品在口感上能比肩传统肉类。

市场研究机构尼尔森的数据显示,人造肉价格普遍较高也是导致其销售不佳的原因。如2021年,别样肉客与美国麦当劳联合推出蔬菜肉汉堡“McPlant”,价格比部分汉堡还贵,后因销量难敌经典汉堡撤出。

据《人造肉分类与命名分析及规范建议》显示,“人造肉”共包含两大类:一类是以植物蛋白为原料制备的“人造肉”(植物基人造肉);另一类是以细胞为原料制备的“人造肉”(细胞基人造肉)。目前市场中常见的“人造肉”产品多以前者为主,与消费者熟知的豆制品素食不同,植物基“人造肉”以大豆、豌豆、小麦等作物中提取的植物蛋白为原料,经过挤压等工艺,提高蛋白质含量,再添加植物性风味物质,使其在口感、风味上更接近真肉。

但也正因如此,植物基“人造肉”最终形态多以肉糜类为主。在限制了产品类型的同时,包括“没有汁水”“豆制品味道重”“没嚼劲”“添加剂多”等都是网友吐槽的焦点。有行业专家认为,国内有悠久的豆制品食用传统,消费者容易拿二者进行比较。目前植物基“人造肉”产品更多是在追求模仿肉类的口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口感上的劣势。今后的植物基“人造肉”应该更多体现营养价值,而不是非要追求肉的形态。

目前,关于人造肉的投资也不被看好。

据《2021中国植物肉行业洞察白皮书》统计,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国内针对植物基公司的投资事件多达21件,同比增长500%。但2022年以来,除了1月份“星期零”获得1亿美元B轮融资外,鲜少再传出融资消息。此前被资本看好的Hey Maet、Zrou株肉、谷肉等人造肉品牌的融资进度也明显停滞。

但是也有投资人没有放弃人造肉市场这个千亿级赛道。

上述白皮书表示,2025年中国植物肉市场规模将达到130亿美元,有望占全球市场的一半。前瞻产业研究院甚至预计,中国对植物肉的需求会在未来5年内增加200%。

有投资人表示,2020年以后,大多数人选择肉类补充营养,因此人造肉消费人群立竿见影地减少。但随着正常生活回归,注重健康饮食的人还是会尝试人造肉这样的新事物,因此人造肉市场作为一条快速增长的千亿级赛道,投资人没有完全放弃,仍有资本在积极寻找更有竞争力的人造肉企业。

至于未来发展,我们也拭目以待!

本文转载自纳食,转载请联系出处,点我查看原文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评论,请先 登录 or 注册
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欲了解历史信息,请切换至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