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换帅,“五年500亿”能提前实现吗?
纳食 7小时前 2482
近日,统一企业发布的一则人事变动公告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


公告显示,总经理黄钊凯、李清田因任期届满卸任,由统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协理郭庆峰接棒。

这是统一企业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首次从零售板块调任集团总经理。行业普遍认为,这一打破常规的人事安排绝非简单的管理层更迭,而是统一企业面对渠道深度变革、消费场景重构所做出的战略性选择。

当拥有7-ELEVEN丰富运营经验的零售老将执掌千亿食品帝国,一场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全链路革命正在悄然酝酿。

渠道变局下的统一困局

从双总经理制到零售老将接棒

统一企业此次人事调整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其彻底终结了实行六年的"双总经理制"。

2019年,为应对亚洲化战略布局,统一创新性地设立双总经理架构——黄钊凯负责中国台湾地区市场,李清田主攻海外16个经济体,二人各展所长,在庞大的消费市场开疆拓土。

这套机制曾有效平衡了区域差异化运营,成为统一高速增长的引擎。黄钊凯深耕中国台湾乳饮市场,李清田则依托越南等海外经验拓展疆域,通过区域分权实现精准覆盖与高效运营。

然而近年来,在直播电商重构渠道、便利店重塑消费习惯的新时代,双总经理制逐渐暴露出决策链条过长、市场反应迟缓等弊端。比如,一些经销商反映的统一在市场上存在渠道乱象问题就折射出统一对新兴渠道的掌控乏力,而双头管理无疑加剧了应对挑战的复杂度

郭庆峰的上任直指统一当前的核心痛点。这位52岁的零售专家职业生涯始于7-ELEVEN台湾运营方,从鲜食部门主管一路晋升至统一超商协理,2022年担任香港控股公司董事,直接操盘上海、浙江超500家7-ELEVEN门店。

(图源:微博@上海7-ELEVEN)

从店铺管理到销售策略再到消费者洞察,郭庆峰对零售渠道的运作细节可谓是理解颇深。值得注意的是,郭庆峰深耕的统一超商板块正是统一最赚钱的业务单元,其2024年合并营收达3379亿元新台币(约821亿元人民币),占统一总营收的58%。

因此行业认为,统一此次人事变革的本质,是将渠道力提升至战略高度的体现。统一显然希望借助郭庆峰的零售经验,解决线上线下渠道冲突、价格体系混乱等沉疴,将渠道从成本中心转化为价值创造的驱动器。

这种从“食品制造商”向“流通服务商”的战略转身,正在重新定义统一的商业边界。

战略重构

从生产驱动到渠道驱动的范式转变

郭庆峰的上任,标志着统一企业战略重心发生根本性转移。

传统食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集中于生产端——配方研发、规模生产、质量控制等,而统一正在构建的是一种新型的“生产+渠道”双轮驱动模式。

这种转变绝非一时脑热,而是对消费市场结构性变化的积极响应。

近几年,统一在零售布局上动作频频:斥资并购家乐福台湾、入股雅虎电商、构建“线下门店+线上平台”生态体系。一系列战略性投资让人看到统一对渠道掌控力的渴求。

在郭庆峰主导的统一超商鲜食部门,年营收超过88亿元,CITYCAFE系列创造37亿业绩,这些数字也证明了他对消费者需求变迁的精准感知。并且,他在上海便利店推行的“全球优品+本地风味”组合策略,更展现出精准的区域市场匹配能力,这正是当前统一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

统一渠道变革的紧迫性已经是行业公开的秘密,这从统一中控在2023年提出的“五年500亿”目标中便可尽然感知。

2022年统一中控年营收未达300亿元,要实现500亿目标意味着需要连续跨越三个百亿门槛。在方便面市场增长放缓、饮料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传统经销模式在新消费环境下已经显露出弊端,统一需要打通从工厂到消费者的最短路径,而郭庆峰的零售经验恰恰能在这方面大显身手。

从产业视角看,统一的战略调整也代表了一种行业趋势。

玛氏与雷蛇联手推出电竞零食RESPAWN,光明乳业旗下光明随心订定位由“送奶到家”升级为“鲜食宅配”平台,这些案例无不表明:食品行业的竞争已从单一的产品较量,升级为“产品+渠道+场景”的生态竞争。郭庆峰上任后,统一很可能加速渠道数字化建设,强化会员运营,推动线上线下库存一体化,这些举措将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与资源分配效率。

值得关注的是,统一并非简单地用零售思维替代制造基因,而是追求两者的化学反应。规模效应仍是统一的优势所在,而渠道革新将帮助这一优势充分释放。当生产端的规模经济与零售端的精准运营相结合,统一有望构建起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壁垒。

未来展望

统一新航向下的机遇与挑战

郭庆峰执掌统一后的发展蓝图,我们可以从短期战术与长期战略两个维度进行展望。

短期内,稳定大陆市场将是当务之急。

统一中控作为集团重要增长引擎,2024年收入达303.32亿元,同比增长6.1%,但距离500亿目标仍有不小差距。饮料业务(192.41亿元)与食品业务(99.98亿元)想要实现突破性增长,势必要解决渠道渗透不足、终端动销乏力等痛点。

为补全短板,郭庆峰或将借鉴7-ELEVEN的密集布点策略,在高潜力区域加大渠道下沉力度,同时优化现有经销商体系,提升单点产出。

中期来看,供应链重构将成为关键战役。

统一超商鲜食业务的高效供应链管理经验有望移植至集团层面。通过建立更加灵活的产销协同机制,统一可以降低渠道库存,减少临期损耗,提高新鲜度标准——这些改进对短保食品尤为重要。郭庆峰曾推动的“区域鲜食工厂+前置仓”模式若是在统一各大区复制,对缩短配送半径、提升货架周转率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长期战略上,统一将加速向“食品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意味着统一不仅销售产品,更提供消费场景的整体解决方案。例如,针对便利店早餐场景推出组合套餐,为电商平台开发专属规格产品,或者与外卖平台合作开发即热即食新品。这种转型需要生产、研发、渠道各部门的深度协同,而郭庆峰的跨部门视野正是理想粘合剂。

不过,对于上任后的郭庆峰以及未来的统一而言,挑战同样不容忽视。

比如,制造业与零售业在思维模式、考核标准、工作节奏上的文化融合问题;渠道布局中在前置投入、短期业绩压力、长期能力建设间的平衡与资源分配问题;以及行业竞争环境加剧难题,这些都将对统一的新战略形成挑战。

(图源:微博@统一鲜橙多)

总之,从更宏观的行业视角看,统一的这次换帅反映了食品制造业的集体焦虑与觉醒。

当流量红利见顶、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博弈,渠道效率成为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变量。统一的选择其实给出了一个明确答案:在未来食品行业的竞争中,摒弃零售的制造商将举步维艰。郭庆峰时代的统一,或将书写“制造型零售商”的新范式,这对整个行业都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这场始于人事变动的战略转型,或将改变统一的商业本质。当一家传统食品企业将渠道能力置于核心地位,其产品开发逻辑、供应链架构、营销模式都将发生连锁反应。

统一能否借助零售基因实现“五年500亿”的雄心,我们暂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实验将为行业提供宝贵的转型样本。在消费场景碎片化、渠道边界模糊化的今天,或许唯有敢于因势而变的企业,才能持续领跑。

本文转载自纳食,转载请联系出处,点我查看原文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评论,请先 登录 or 注册
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欲了解历史信息,请切换至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