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类产品正以多元形态与科学技术,开启行业发展新赛道。
在健康消费浪潮席卷市场的当下,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已从“基础功能满足” 升级为 “精准化健康赋能”。
无论是日常饮用、零食代餐,还是营养补充,均在技术创新与原料升级的推动下迎来变革。健康类产品正以多元形态与科学技术,开启行业发展新赛道。
01
饮品类产品,以技术焕新口感与功效
当前功能饮料与药食同源饮料正凭借独特优势持续出圈。
据凯度消费者报告显示,药食同源饮品类正在成为无糖茶之后的新热点,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82%。
药食同源饮品传承中医养生理念,将食材与药材结合,为追求健康的消费者提供温和调养选择。
饮品类通过创新原料加持,结合现代加工工艺,如超临界萃取、低温冷萃等技术,使口感、风味多样化,营养易吸收,消费者体验感增强。
在健康消费浪潮下,饮品正从“基础补水”向“功能养生”加速转型。

02
固态、零食类产品,重构健康零食与代餐逻辑
当下生活中,固体饮料、零食、软糖、代餐这类食品,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解馋或饱腹之选,它们正借助新技术、新原料实现全方位迭代,呈现从普通零食到营养载体的快速转变。
且固体饮料市场一直被行业看好,据中国报告大厅数据,中国固体饮料市场规模到2024年将达到1051.6亿元,未来还会持续增长。
随着“健康零食化”“代餐轻食化”成为消费新热点,高蛋白、低GI、功能型产品受到年轻群体与控糖人群青睐。
这类休闲类产品立足“零食即功能”“代餐即营养”的新需求,从“补充型”向“刚需型”品类升级。

03
保健类产品,引领精准营养
早期的保健类产品大多是片剂或胶囊,成分和配方都简单。
随着“精准营养”大升级,产品功效从“泛营养”向“精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产品形态出现了如软糖、代餐、液饮、酸奶等多种剂型,成分和配方也更加复杂和科学。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预计到2028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市场正进入“技术驱动精准化” 阶段,技术创新聚焦“成分高效利用”上,通过微囊包埋、自乳化、共晶还原等技术,向高吸收率、专利原料、细分人群定制方向发展,解决传统补充剂“溶解慢、活性损失大、吸收差”的行业难题。
04
数智化平台,数智赋能打通传统与现代的创新壁垒
过去行业内做药食同源产品开发,基本靠传统经方,靠老经验,不懂活性,配方原料说不清,产品很难被市场认可。
现在借助大数据、借助数智平台让产品开发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基于多模态融合的食药物质/经典名方智能分析云平台,进行机制解析、创新研发,突破行业痛点。
确保药食同源产品既保持传统优势,又符合现代消费者对健康、安全、有用的要求。

小结:食品从“基础饱腹”到“功能养生”“营养载体”“精准吸收”转型,再通过数智平台对中医药创新的赋能,健康产品的每一次迭代,都是技术与需求深度融合的结果。
随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提升,未来,以技术为核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将继续推动健康产品行业突破边界,为大众健康提供更科学、更多元、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引领行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目前,【中国·健康好技术】大赛仍在征集中,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15日,诚邀更多营养健康产业上下游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参选。
赛事详情:
报名联系 END 温馨提示: 亲爱的朋友们,公众号推送机制发生改变,进入植提桥公众号主页,设置星标,及时收获新鲜推文,与行业共同进步,不掉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