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透露出哪些产品趋势?饮品店如何借鉴?
作者:张瑾;来源:咖门
01 茶钻+手摇,上海又出奶茶新爆款
热闹的上海街头,又有饮品新体验。
近几天,不少网友都被裕莲茶楼的特浓茶钻琥珀奶,刷屏了!“喝前摇一摇”成标配动作。
产品可选九窨茉莉、鹤顶红茶两款锅煮茶底,茶与冰博客奶、冰块混合打成比冰沙更粗的碎冰状,顶部再放一块茶钻。单杯售价在24~26元不等。
拿到手后,店员会特别嘱咐“大力摇匀更好喝”。茶钻在摇晃过程中,将杯中碎冰打散,入口浓郁又清爽。
“因为茶钻慢慢消融,不会越喝越淡”,网友反馈。
新鲜的产品体验,让这款产品迅速火了。有网友吐槽“连续等了3天才喝到,不到上午11点就断货了。”
我了解到,茶钻由鹤顶红茶经8~12小时萃取、冷冻制成,耗时长,并且需每日现制,所以供应数量相较有限。
“自10月初上架以来供不应求,几乎日日售罄。”店员表示。
其实这种“互动奶茶”受消费者追捧,早有迹可循。
今年夏天流行的薄巧捏捏杯,就是同类产品。将融化的巧克力涂抹在杯内壁,冷却后形成巧克力层。消费者饮用前先“捏捏”杯身,伴随“咔嚓咔嚓”的碎裂声,巧克力与薄荷奶逐渐融合,有趣又解压。
而在海外市场,一款有互动体验的炸弹果茶,也正在悄然走红。
以吉隆坡blob为例,消费者先选水果风味,再选基底(绿茶或苏打水)。出品时,饮品上会放置一颗装有果浆、果肉粒等的“泡泡珠”,消费者用吸管戳破的瞬间,会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有当地网友为此“一口气连戳5个”。
让消费者摇一摇、捏一捏、戳一戳的奶茶体验,是饮品新思路?
02 “互动感”产品爆火,3个思路让消费者心动
事实上,餐饮行业在出品环节整花活,和顾客互动的例子屡见不鲜。
比如最近爆火的手作老酸奶,表层一块镂空饼干薄脆,消费者吃前需要将薄脆压一压、敲一敲,拌着酸奶一起吃。不少网友表示“向下压花的过程很治愈”。
还比如酒吧的深水炸弹、B52轰炸机等经典产品,借助杯子清脆的碰撞声,喷枪打火机点燃的火焰,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
过去,消费者购买一杯奶茶,往往是为了获取单纯的甜感和愉悦感。但如今,消费者期望从一杯奶茶中获得更多层次的感官体验。
这种需求也为产品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1、瞄准解压、陪伴,满足情绪刚需
比如上述提到的薄巧捏捏杯、吉隆坡blob,这类互动感饮品,让消费者在享受产品风味的基础上,额外获得一次释放压力的机会,激起购买热情。
用产品本身互动之外,部分品牌则借助周边和消费者“沟通”。
借势”Jellycat现象“的流行,沪上阿姨先后与新品同步推出软萌桃胶、炖梨脑袋、甜品勺、芋头、栗子等拟人化玩偶,赢得大量消费者追捧。
很多消费者在上课、吃饭、工作时,与之形影不离,相当于品牌在“全程陪伴”。
将奶茶打造成“情绪产品”,对应一个个情绪单元,或是解压、或是陪伴治愈,一旦与消费者“精神状况”产生共振,他们也会对品牌更加忠诚。
2、顶部造景、玩法更进一步,强化视觉冲击
和消费者互动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在顶部做文章。
Teaday时下有茶用海石花做成山峰形状的茶冻,搭配黄皮原汁与铁观音茶底,最后在顶部用烟雾枪打出一个白色泡泡,烟雾萦绕,营造出“日照金山”的氛围感。
台湾近期热销的火焰山奶茶,在杯口挤上几圈厚厚的奶盖,火烤定型后,在中间放置奶油顶,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与3年前的那波造景相比,如今玩法更精致、更大胆了,让消费者“忍不住多看两眼”“忍不住拍照发圈”。
但碍于“造景”过程相较复杂,部分门店会采取定时、限量的销售策略。由此也营造出一种“稀缺感”,快速打爆产品。
3、开放制作环节,出品就是传播点
此外,还可以开放部分制作环节,把原本在吧台后完成的动作,拿到消费者面前去做。
比如,赵记传承的招牌手冲姜撞奶,店员将原料端到消费者面前当面冲制,放置小沙漏倒计时3分钟后,消费者才能打开碗盖食用。
在这个过程中,产品的现制、真材实料等价值感被进一步放大。
红星前进面包牛奶公司,则借自助打奶装置让消费者自己打奶,不仅体现新鲜还怀旧,引发传播。
还有的餐厅将新鲜玫瑰提前用液氮冷冻,上菜时拿给消费者让其亲自拍碎,呈现花瓣雨的视觉美感,被各大网红店争先模仿。
通过这种互动设计,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产品价值,体验感满满。
如今茶饮市场的产品同质化严重,当一杯饮品难以从基础的功能价值,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的时候,就要从附加属性入手。
通过一些互动心机,不仅能深化产品的价值点,也能在消费者心智中形成记忆点,让其产生“这家产品不一样”的感觉,主动下单体验。
而且,新奇的喝法、玩法,会促成消费者分享传播,快速打爆一款产品。
说到底,消费者永远需要一个“心动的理由”。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本末倒置,产品风味、品质永远是第一位的。
本文转载自咖门,转载请联系出处,点我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