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娃哈哈”商标转让申请,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外界热议。
来源:纳食
近日,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娃哈哈”商标转让申请,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外界热议。一时间,“宗馥莉去娃哈哈化”“娃哈哈品牌资产流失”等猜测甚嚣尘上。然而,随着娃哈哈集团的正式回应,这场舆论风暴迎来了戏剧性的反转。
01 转让“娃哈哈”商标
近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消息,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对“娃哈哈”商标进行转让,目前“申请收文”环节已结束,申请日期为2025年1月21日,而商标的受让主体未显示。
图 /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
此消息一出,娃哈哈瞬间被热议,其中最多的就是宗馥莉要去娃哈哈化,一时间,娃哈哈和宗馥莉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02 被误解,娃哈哈紧急回应
2月12日午间,娃哈哈集团在官方微博发布关于“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让的声明称,近期,公司注意到有关“娃哈哈”系列商标问题在公众和媒体中引发了广泛关注。对此,公司高度重视,现就相关情况作出说明。
娃哈哈集团在声明中表示,目前,“娃哈哈”系列商标共计387件正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由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集团公司”)转让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下称“食品公司”)。
“娃哈哈”系列商标初始登记在集团公司名下。食品公司成立时,集团公司以“娃哈哈”系列商标作为出资注入食品公司,该次出资经过评估并获得了当时主管部门的同意,“娃哈哈”系列商标也作为实物出资项下无形资产列入,同时部分商标以资产转让方式由食品公司向集团公司购买。据此,食品公司获得“娃哈哈”系列商标所有权,集团公司取得食品公司39%的股权。双方按规定向主管机关提交了商标转让申请。之后,因集团公司与外资公司之间历史纠纷的缘故未完成商标转让的登记备案,并非因其他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的禁止转让事由。
“娃哈哈”系列商标登记在集团公司名下期间,食品公司作为商标实际权利人长期自用,并持续授权集团公司及其关联方使用“娃哈哈”系列商标。
03 外界为何“误读”?
自2024年宗馥莉接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以来,她推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打破“大锅饭”模式、调整薪资结构、转移销售资源至其控制的宏胜集团等。这些举措被外界解读为“去娃哈哈化”的一部分,甚至被部分员工视为“掏空娃哈哈”的迹象。因此,当商标转让的消息传出时,外界自然将其与宗馥莉的改革联系起来,认为这是她进一步切割娃哈哈历史包袱的动作。
在娃哈哈集团正式回应之前,商标转让的细节并不透明。转让的商标类别、受让主体等信息均未公开,这为外界的猜测提供了空间。部分媒体甚至将此次转让与1996年娃哈哈与达能的商标纠纷相提并论,进一步加剧了舆论的误解。与此同时,宗馥莉的改革引发了部分老员工的不满,尤其是合同转签和薪资结构调整等措施,使得员工对公司的信任度下降。当商标转让的消息传出时,部分员工将其视为公司“抛弃传统”的又一证据,并通过社交媒体表达不满,进一步放大了外界的误解。
然而,娃哈哈集团的正式回应彻底扭转了这一局面。这一回应彻底打消了外界对品牌资产流失的担忧。
04 接班娃哈哈一年来,宗馥莉开了个好头
在刚过去不久的蛇年春晚上,娃哈哈身影无处不在,今年已经是娃哈哈连续四年登上春晚舞台了。从2022年开始,每一年春晚,我们都能看到娃哈哈的产品亮相于观众席的桌子上。
在父亲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从“娃哈哈公主”变成了娃哈哈掌舵人。过去的2024年,是娃哈哈进入宗馥莉时代的第一年。这一年,围绕宗馥莉与娃哈哈的风波一直未曾停歇。
调整组织架构、调整核心中高层、打破“大锅饭”……虽然有争议,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宗馥莉带领下的的娃哈哈,业绩增幅很大。
2024年11月,娃哈哈集团在浙江绍兴举行了2024年全国销售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对过去一年的成绩做了总结复盘,并展望了未来。
这是宗馥莉全面执掌娃哈哈后,交出的第一份年度成绩单。已是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宗馥莉,在大会上表示,“对于娃哈哈和所有同行伙伴来说,都是值得铭记的一年。我们一路披荆斩棘,成功拉齐了十年前的业绩规模”。
梳理全国工商联历年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发现,2013年,娃哈哈营业收入创下历史新高,约为783亿元,而2014年的营业收入总额约为720亿元。宗馥莉并未提到具体数据,只是称“成功拉齐了十年前的业绩规模”。有报道称,2024年,娃哈哈集团的营业收入约为700亿元。对娃哈哈来说,2024年,再次攀上700亿元高峰,可谓扭转了大势。
在纳食看来,宗馥莉的改革虽然激进,但其目标是通过现代化管理,带领娃哈哈走向新的辉煌。这场反转不仅澄清了外界的误解,也为娃哈哈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娃哈哈需要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拥抱新商业形态。而宗馥莉的改革,正是这一转型的关键一步。
未来,娃哈哈能否在改革与传承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中国商业史上的一段传奇。这场商标转让事件的反转,揭示了外界对企业战略调整的误解与偏见。事实上,这场转让并非“去娃哈哈化”或品牌资产流失。宗馥莉的改革虽然引发了短期阵痛,但其长期影响仍需观察。如何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将是娃哈哈未来发展的关键。
本文转载自纳食,转载请联系出处,点我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