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NS2022未来营养素峰会正式举办!首次线下相约,大咖们都关心什么?
2022-09-01 2153
明天精彩继续。


明天精彩继续。


6月30日上午,由植提桥主办的FFNS2022未来营养素峰会在海南澄迈富力希尔顿逸林度假酒店正式举办。本次大会以“资源挖掘·技术创新”为主题,邀请了国内外近50+行业专家、大咖进行主题演讲和分享,吸引了线下人员300+、线上浏览量6500+的高热度观看。

作为2022年的首次线下相聚,大咖们纷纷贡献了真诚、精彩的分享,他们在关心什么?他们又讲述了哪些独到观点?

本文将集中呈现。

开场致辞

(植提桥总经理任静开场致辞)

在疫情无常反复的情况下,植提桥顺利举行FFNS2022未来营养素峰会实属不易,非常感谢各位参会企业及参会嘉宾的大力支持。本次第十四届未来营养素专业论坛以“资源挖掘·技术创新”为主题,不仅仅关注植物提取物,更关注与人类健康有益的营养素,并从新资源和新技术两个角度、多个维度展现天然营养素产业的现状与未来。

未来我们希望在推动行业升级层面做更多的贡献,并更好的为大家服务,希望大家更多的参与,一起探索产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开场致辞)


李玉院士表示,随着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陆续出台,中国已明确通过发展未来食品制造以及生物经济来实现食品工业迭代升级以及减少对环境的压力,造福子孙后代。今日,植提桥举办FFNS2022未来营养素峰会,着眼于“技术创新”和“资源挖掘”,这非常有价值。

如今蘑菇饮食和蘑菇营养素开发已经成为国际市场消费热点,并且在如今特别时期,消费者对于如何通过日常健康饮食提高免疫力来维护自己良好的生活状态日益重视,以菌物为核心的一大类营养素从药食同源,从适应原的角度开发现在看来潜力特别大,甚至是我国原料企业比肩及赶超国际同行的关键机会。

除了菌物营养素,我国还有各种各样的优质资源:从高山到海洋,从沙漠到草原,这些对人类有健康价值的东西需要用创新的技术手段进行深入研究。这离不开产业端和院校端在技术层面做的联动创新。而植提桥会议的价值就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

最后,李玉院士为大会的圆满举行送上了祝福。

01

产业发展|新布局|未来方向

企业的玩法需要创新升级


(植提桥总经理 任静)

经过数十年的历史发展,植提行业从过去1.0起步阶段发展到2.0原料资源时代再到3.0行业规范化阶段,植提桥总经理任静表示天然营养素产业已经进入新业态和新布局时代,企业的玩法需要创新升级。

产业升级、消费者需求、技术革命等成为新业态形成的主要因素。以消费需求为例,具体的变化如下:健康加法(高纤高钙多营养素食品受欢迎)、健康减法(低糖低脂食品发展突出)以及年轻人正在构建新的流量。

合成生物学、AI技术、蛋白创新等技术都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产业新业态,而处于整个产业链分工下的不同企业在应对变化时都采取了不一样的策略,以解决面临的各种“卡脖子“问题。

中国功能食品市场呈现出“长坡厚雪”特征

(消费行业投资人 王刚)


后疫情时代,全球天然营养素市场在需求和供给方面呈现出新的趋势,包括个性化、数据化、跨品类、数字化、可循环经济等。消费行业投资人王刚表示,中国功能食品市场,目前呈现出“长坡厚雪”的特征,一方面是极为有利的基本面,另一方面却也有顽固的行业瓶颈需要解决。品牌商、代工厂、主流原料企业、成长期原料企业等角色都会成为产业链创新的来源。

监管的合规是合成生物学的前提和重点

(Robin Yao, Business Director of Planet Bioscience Pte Ltd Singapore)


合成生物学的理论基础是“造物致用”,能够解决市场资源痛点和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双重问题。新加坡Planet Bioscience Pte Ltd商务总监Robin Yao重点从非药健康领域对我国生物合成的应用进行了分享,包括维生素类、功能蛋白类、泛氨基酸类、功能糖脂类。对于营养素领域而言,当天然提取物路线遇到天花板时,适合尝试联合攻关,探索生物合成的可能性。然而,监管的合规是合成生物学的前提和重点。

获取信任才是新消费品牌成功的关键

(穆棉资本高级研究顾问 施嘉斌 


我们正处于危机并存的经济周期时代,疫情、人口因素、地缘冲突、极端天气、经济结构等长短期问题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穆棉资本高级研究顾问施嘉斌就”新消费,真金如何不怕火炼”的话题进行分享。

对于新消费而言,脱离产品谈规模、流量、营销是空中楼阁,每一种消费品都值得重新做一遍。除把握消费需求趋势和渠道变迁红利外,获取信任才是新消费品牌成功的关键。可以肯定的是,消费升级已经成为一种确定性趋势,抬头看路,埋头做事成为新消费品牌应对策略。


产地、育种、基因组学技术等对中草药的品质至关重要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陈士林


中药材质量问题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而基础研究滞后和不规范生产是导致中药材品质下降的原因。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陈士林表示,中药药材产地的适宜性、育种技术、基因组学技术等对中草药的品质至关重要。

全基因组学的研究为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了遗传基础。目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建立了全球药典草药物种基因组数据库,收录全球药典超900个物种基因组学数据,包括紫苏、黄花蒿、三七、人参、黄连、淫羊藿等。这些基因组学技术对于中草药种质资源和中药原料品质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02

产业新技术|应用研发新发现

AI技术是发现单味中药传统功效的物质基础

(上海九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顾艳飞)


利用AI实现西药创新药物研究已有较多案例,但使用AI实现中药创新研发仍较少。上海九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顾艳飞表示,AI技术是发现单味中药传统功效的物质基础,包括与传统功效对应的药理活性、药效物质结构以及靶蛋白及作用机制等。从具体的技术路径来看,基于化学信息学、反向分子对接、网络药理学等技术,能够判断中药活性成分,并且确定中药活性成分靶蛋白,从而实现中药产品的创新。

中药保健食品存在明显的优势性能

(浙江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与健康产品研究所所长 吕圭源)


面对慢性疾病难治、新发疾病不断、老龄化加快、现代医药理论不全正确等情况,浙江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与健康产品研究所所长吕圭源表示,中药保健食品存在明显的优势性能,包括治未病的理论优势、气血阴阳功能优势、中药资源优势等。

现有保健食品功能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需要开发新的保健功能食品,从中药中寻找发掘这些功能并开发产品,挖掘出潜在的保健新功能。

胶原蛋白三肽引领口服美容市场新风向

(山东艾美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蒋续续)


作为比较成熟而又新潮的口服美容原料,胶原蛋白产品无论是在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市场增长都是比较快,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达226.22亿美元。相比传统胶原蛋白,胶原蛋白三肽正在引领口服美容市场新风向。

艾美科健选用鱼皮或鱼鳞作为生产胶原蛋白三肽的原料,使用韩国Amicogen总部的专利酶和专利技术生产,这种专利酶能够定向识别三肽序列并进行切割得到优质三肽产品,其具有氨基酸含量高、分子量小易于吸收、性状更为稳定等优势,而普通的蛋白酶只能做到随机切割。

维生素K2产业生态市值将超1500亿元

(广东双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原料事业部总经理 陈奕彬)


最近几年,维生素K2的革命性和多功能性成为全球市场研究的热点,其商业化价值在不断被挖掘,维生素K2产业生态市值将超1500亿元。

作为国内维生素K2原研企业,广东双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原料事业部总经理陈奕彬表示,维生素K2产业已来,双骏生物多年一直从国家标准、法规拓展、科学研究基金、产品技术研发等多个维度推动国内千亿维生素K2产业的发展。

合成生物学具有多个性能优势

(深圳中科欣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 黄晓芬)


合成生物学正在引领第三次生物科技革命,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绿色生物智造,助力双碳目标达成。深圳中科欣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黄晓芬表示,和传统植物提取物相比,合成生物学具有规模发酵产量可控、活性成分高、生产工艺清洁环保、易于分离纯化等性能优势。

作为全球合成生物学创新智造企业,中科欣扬始终致力于为全球各行业提供全新的生产方式及解决方案。中科欣扬拥有全球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库,这为合成生物学的开发提供了大量元件,目前的代表性产品是SYSTASE®SOD(稳定性好)、SIYOMICRO-ERGO®麦角硫因,亚精胺和5-HTP等植提替代品正在研发中。

中大恒源新产品开发

(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金子恒)


说到姜黄就绕不开生物利用度,胃酸影响下分子颗粒变大、肝脏首过效应、不亲水、不亲脂等因素都能影响姜黄素在人体中的生物利用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姜黄的深入研究,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子恒表示,中大恒源通过专业的风味纯净、微胶囊、自乳化等技术自主研发高生物利用姜黄品牌原料PURCUMIN,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稳定性、生物利用度高、应用性广等特点。

此外,针对国内代餐和体重管理市场,中大恒源正在开发金针菇膳食纤维固体饮料相关产品。

乳化枸杞能完整保留枸杞的功效成分

(黄山华绿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王军宽)

枸杞中富含多种营养元素,但其中的玉米黄质比较难溶于水。黄山华绿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王军宽表示,目前公司跟雀巢中国成功开发出三个规格乳化枸杞产品。据悉,乳化枸杞能完整保留枸杞的功效成分,提高生物利用度,改善味道和口感,临床验证乳化枸杞中玉米黄素的生物利用度提高了3倍,更适用于有质感非透明的饮品和食品中。

华绿园以茶和咖啡两大饮品为核心,拥有核心工艺技术平台,具有提取、浓缩和干燥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专有技术,开发以茶和咖啡加草本植物为主题的系列功能性饮品,打造时尚、健康、便捷的饮品“芯”时代!


03

热带植物|海洋生物营养素的科技化开发


海南黎药资源研究与创新利用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陈惠琴博士)


黎药资源是海南最具特色的资源之一,目前开发中存在哪些问题,未来有哪些方向可以做进一步研究?

来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戴好富团队的博士陈慧琴女士做了分享。她指出目前黎药资源缺乏系统成形的文字和资料记载,面临流失的危险;其资源中活性成分发现缺乏系统深入研究,制约了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与高科技含量产品的研发;相关产品品种不多,产品研发的力度及产业化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团队多年来对沉香、海南龙血树、见血封喉、肾茶、金钗石斛、益智、高良姜、裸花紫珠、槟榔和灵芝等50余种黎药的生物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其中沉香、高良姜、益智、薏苡等都有了进一步产业化的基础。

海南特色黎药改善糖脂代谢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

(海南医学院药学院副院长 张小坡)


张小坡副院长表示,多数黎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要功效和特色集中在肝炎、毒蛇咬伤、跌打损伤;也有一些黎药在抗糖尿病、高血脂及其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特别是有的黎药在临床和民间得以应用。

张小坡从海南特色黎药野菠萝、葫芦茶、潺槁木等植物中获得了有效部位或者活性先导化合物,拓展了黎药在代谢性疾病方面的宽度。

海藻全质酶酵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益生产品开发

(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平台主任 江晓路教授)

江晓路教授主要从事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此次她为参会代表分享了海藻酵素作为海藻+的健康解决方案。

海藻酵素是以海带、紫菜或石莼等大型食用海藻为原料,为确保海藻活性物质不被破坏,提高产品效果,在生产工艺上采用生物酶降解+益生菌发酵的组合工艺,在温和条件下实现活性成分的释放、降解和转化,将大分子海藻多糖、蛋白质等转化为小分子的海藻寡糖、氨基酸等,同时生成新的风味物质和活性代谢产物,如褐藻寡糖、琼胶寡糖、岩藻多糖、L-鼠李糖、微量元素、维生素及次生代谢产物的一种功能性发酵产品。

该产品可应用于海藻特色风味的酵素饮品及与其它营养成分复配的复合酵素饮品、酵素压片糖果,在功能性调味品及化妆品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功能咖啡的研究与开发机遇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项目组组长 邱明华)

云南咖啡种植业始于1980年代,2018年达到166.7万亩,占全国的98%,产品特色鲜明,是云南在全国独占鳌头的少数产业之一。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邱明华团队对云南咖啡化学成分与感官评析风味特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组合多种分离方案,从咖啡中分离得到多种类型的咖啡二萜类化合物。同时还开发了无污水排放的咖啡加工工艺。

邱老师表示,个性化、功能化咖啡产品及新型消费模式来临。基于民族元素和健康理念,团队借助新技术研发一系列新型咖啡产品。目标是形成网络化咖啡研发技术体系,开启个性化咖啡精准时代,支撑我国咖啡消费文化发展。


04

Mushroom营养时代(菌物营养素)

中国药用真菌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吉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菌类作物博士点学科带头人 图力古尔)


我国是菌物药资源大国、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但远远不是菌物药强国。

世界真菌物种总数约150万种,中国1.5万种,仅占估计种数的4.6%。世界可食用的菌类约5000余种,中国966种。中国药用真菌450种,有毒真菌435种。

近年研究发现新资源菌种类有1、灰肉红菇 Russula griseocarnosa X.H. Wang et al. 2. 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 F. Wu et al. 3. 美味扇菇( 元蘑 冻蘑)Panellus edulis Y.C. Dai et al. 4. 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 Y.C. Dai & Zheng Wang

丰富的食药用菌资源不仅是重要食物资源,也是重要的天然药物资源。

药用真菌研究展望需要做好资源调查,摸清家底; 加强保育,减缓灭绝 ;确认三性,有效利用; 培养人才,永续发展。 所谓“三性” 即菌种的药性、活性、毒性。

桑黄的历史和现代研究及未来发展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包海鹰)


桑黄最早出现于唐代《药性论》中,桑黄是粗毛纤孔菌,珍贵的多年生大型药用真菌,也是我国传统的珍贵药材之一。

“世界桑黄看中国,中国桑黄看吉林”。 

当下桑黄利用水平还很低,很多桑黄的药用成分不明确,这也阻碍药用型口服产品的研发速度,使得相关桑黄的功能性食品在市场中举步维艰。

桑黄的研究与产业化思路前景:

按中医药的特点和规律去研究和开发利用中药桑黄,齐心协力把中国传统中药桑黄纳入药典,变成合法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

规范化栽培,优质品种选育,形成栽培技术规程,最佳采收期的确定,制定中药桑黄炮制标准。

加强基础研究,为应用研究提供依据。

食用价值的开发利用,根据民间烹饪食用新鲜粗毛纤孔菌子实体的习俗,也可以作为一种食用菌研发利用。发挥药食同源的作用,如研制即食食品等。 

高标准推动灵芝行业高质量发展

 (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 吴长辉)


灵芝:由菌丝体、子实体和孢子粉组成。灵芝孢子粉是灵芝成熟期释放出来的粉状生殖细胞。子粉内含有丰富的灵芝粗多糖、灵芝总三萜、多糖肽、硒元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仙芝楼高标准、严要求,用心做好产品,33年只为一朵好灵芝。

灵芝为一种药用真菌,在全国各地都有栽培,灵芝栽培涉及基地的选择,灵芝菌种选育,栽培用物料,菌丝培养,出芝管理,采收及加工等。每个环节都将直接影响灵芝栽培的产量和质量。

灵芝孢子粉的采收的方法主要有套筒法、风机吸附法、地膜覆盖法等,灵芝喷射孢子粉的过程可达连续90天左右,前期喷射的孢子质量好、含量高,后期喷射的孢子粉空瘪的较多。

好灵芝是种植出来的,高品质的灵芝产品是种植和生产出来的。

自2006年以来,仙芝楼始终按高标准的要求来栽培灵芝,栽培基地入选第九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是有机灵芝栽培标准化示范区。

海南热带真菌新物种、特色资源及创新性利用

(海南医学院药学院教授 曾念开)


海南是中国灵芝分布的中心,80%的种类在海南都有分布。

海南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在海南发现大型真菌新属2个,新物种73个;同时发掘出灵芝、暗褐脉柄牛肝菌、牛肝菌、虎乳灵芝等热带食药用真菌资源。

牛肝菌栽培是世界难题,海南医学院成功栽培世界上第一种人工栽培的牛杆菌。

在海南这个“天然菌种库”中,仍有大量的大型真菌资源尚未被发现、保护和利用,相关药理、机理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健康行业的同仁们共同努力来开发利用。

国内外灵芝和仙草的魔法

(草本魔法创始人 张道森)


灵芝富含三萜类、多糖类、16种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甾醇类等成分,具有很多健康作用。此外,灵芝提取物能有效激活皮肤成纤维细胞,复活自身胶原蛋白,由内而外让肌肤自我修复。具有天然养肤成分。

草本魔法以灵芝为出发点,通过古方今用,引导当代人探寻仙草的神奇力量。

草本魔法用初心做产品,做自己和家人愿意吃的灵芝果冻、灵芝咖啡。

不局限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看齐国际标准,寻求好的原料。

用户不需要灵芝,用户需要灵芝背后赋予的价值!所以草本魔法传递一种魔法会让受众产生变的魔力,变瘦,变美,状态变好。其灵芝产品的用户价值不在治疗,重在食,怎么食,同样功能食品的本质也是食疗,【食】比【疗】更重要!

植物天然产物的合成生物学生产

(江南大学 未来食品科学中心副主任 周景文)


近年天然植物的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法是很热的研究方向。

发酵、合成生物技术作为新蛋白、天然成分来源的重要支柱,能够解决产业链中关键难题,例如降低原料或关键生产要素成本、实现低碳可持续、提高生产效率、替代稀缺及动物源性原材料等。国内领先的食品和生物科技企业、投资机构,以及科研院校,纷纷加大资金和研发投入布局生物合成领域。 

江南大学通过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迷迭香酸,迷迭香酸的合成依据代谢物分为四个模块,包括莽草酸、咖啡酰辅酶A、丹参素和迷迭香酸,发酵技术具备生产周期短,产物旋转性专一和对环境友好等特点。

人工合成姜黄素,姜黄素是天然的苯丙醇类化合物的总称,主要包括姜黄素、去甲基姜黄素、双去甲基姜黄素,目前姜黄素主要是从植物中提取,生产过程耗时、依赖季节变化,导致价格昂贵,江南大学以咖啡酰辅酶A和阿魏酸辅酶A途径从头合成姜黄素,会大大提高其收率和产能,降低原料价格。

像绿原酸、白藜芦醇、柚皮素等多种植物成分都成功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实现产业化转化。


05

小结

这已经是第十四届FFNS未来营养素峰会了,与以往一致的是,本届大会继续秉持对功能原料全方位的关注,但同时本届大会结合了产业发展的步伐和对科技力量的重视,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内上下游企业乃至资本,以深入、专业的姿态帮助挖掘更多国内特色植物资源,加码其高值化开发利用,旨在推动中国特色植物资源在具备扎实科研循证、功效验证的基础之上,走向世界,让更多人受益。

明天FFNS2022未来营养素峰会还将继续,你将看到关于行业热点议题的探讨,也将看到众多行业内大咖、专家围绕议题展开的不同维度的交锋。如果您对以下议题感兴趣,请持续关注我们,了解峰会最新动态。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评论,请先 登录 or 注册
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欲了解历史信息,请切换至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