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厨房到客房,莲花味精,盯上养生水的生意?
全食在线 9小时前 1570
身为调味料品牌的莲花跨行做养生水能成功吗?

来源:全食在线

你知道吗?

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国民品牌,旗下味精产品单厂产量曾跃居世界第一,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43.3%,上市后一度成为“中国调味品行业第一股”。然而,后因内部管理混乱、“味精致癌”谣言打击一蹶不振濒临退市。换帅后,靠着一波国货情怀的流量和看似和调味料主业毫不相关的算力服务实现增长。

从被疯狂传谣“穷得只剩一栋办公楼”到包揽五亿算力大单数钱到手软,现在又要加速布局养生水,这个品牌就是大名鼎鼎的莲花味精,现已改名莲花控股。

01 味精大王发展史

莲花味精的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河南周口地区味精厂,最初只是一家县办小厂。在第一任厂长李怀清的带领下,莲花攻克了高生物素发酵技术,实现了味精生产的规模化扩张。短短十余年间,年产量从400吨飙升至12万吨,产值从945万元增长到22.3亿元,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味精单厂,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43.4%。1998年,莲花味精成功登陆A股市场,募资6.8亿元,迎来高光时刻。

然而好景不长,2000年后,随着外资鸡精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味精致癌"的谣言开始蔓延,味精行业整体受到冲击。面对市场变化,莲花味精没有选择深耕调味品领域,而是盲目跨界投资服装、方便面、复合肥甚至医疗器械等毫无关联的产业,导致资金大量流失。

与此同时,企业斥巨资引进的小麦替代玉米生产线也因产能不足和小麦价格反超而遭遇重创。内部管理混乱、高层贪腐等问题更是让这家企业雪上加霜加液氮,最终在2019年莲花味精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其资产负债率高达123%,还一度被谣传"穷得只剩一栋办公楼"。

02 加快转型

莲花的这一系列逆天操作可谓孔夫子搬家——全是输(书)。

不过,即使倒霉如莲花味精,也会有时来运转的那一天。2020年,莲花健康完成破产重组,李厚文出任董事长后,通过一系列改革实现债务清零并扭亏为盈。

2023年,公司抓住李佳琦事件引发的国货热潮,在直播间推出79元味精套餐,高管亲自玩梗"配料表比矿泉水还干净",成功破除"味精致癌"谣言,单场吸引10万观众,实现品牌翻红。

与此同时,莲花也在加快转型,从只依靠调味类产品到多品类布局,该举成效显著。2024年营收26.46亿元(+25.98%),净利润2.03亿元(+55.92%),创历史新高。业务呈现"双轮驱动"格局:调味料主业稳健增长,算力业务异军突起(2024年营收8064万元,同比暴增104倍),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03 跨界养生水能行吗

近期,全食在线发现,莲花控股又做起了养生水的生意。根据其官网显示,莲花控股旗下就曾有天然水、矿泉水、苏打水等品类,现在又推出了植物饮料系列。据悉,此次共上新两款新品,分别是莲花1983红枣桂圆水和莲花1983红豆薏米水,产品规格为450ml,主打0糖0脂0卡。

当下,养生水市场正处于“品类爆发期”,凭借中式养生文化复兴、场景日常化、渠道下沉等驱动力高速增长。根据马上赢数据显示,市场份额从2022Q1的5%跃升至2024Q1的10%,两年内翻倍,成为饮料行业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之一。品类定位上,养生水市场呈现中间态特征,兼具无糖茶的日常属性与功能饮料的养生诉求。

市场竞争方面,养生水呈现出双雄争霸的局面,其中,怡宝的菊花茶系列和元气森林争夺品类宝座,,白云山、惠尔康争夺第三。

成分上,以菊花(35%份额)、红豆/绿豆、薏米等传统药食同源成分主导。但仍面临着配方相似的同质化困局,缺乏标杆品牌。并且,在功能认知上,养生水依赖传统文化背书,缺乏量化功效验证,存在一定的局限。

那么,身为调味料品牌的莲花跨行做养生水能成功吗?

这里先卖一个关子,看看同样调味品龙头的海天跨行做饮品成绩如何。

海天自2016年推出首款苹果醋饮料后,陆续推出柠檬茶、谷物坚果饮、胡萝卜汁、小青柠汁、豆奶、冰淇淋及瓶装水(“海天纯”)等产品,覆盖植物饮料、功能饮品及休闲饮品。

然而,多数饮料仅在海天自有电商平台或小程序销售,线下铺货极少。部分经销商反馈“未见过实物”,仅少数区域被强制搭售少量产品。瓶装水“海天纯”仅在展厅小范围售卖,未大规模进入商超或便利店。根据海天小程序显示,销量最高的益生菌豆奶,销量约两万件。点进淘宝,苹果醋饮料单店销量仅有一千多件,桃汁饮料仅8人买过。对比维他柠檬茶、农夫山泉东方树叶等成熟产品,市场渗透率差距显著。

海天跨行做水,一方面是由于其酱油、蚝油等主业增速放缓(2023年营收下滑4.1%),亟需新增长点。饮料业务被纳入“其他产品”类别,2024年该板块营收40.86亿元(同比增长16.75%),增速虽快但占比仅15.2%。

其次,在品牌认知上,消费者对海天的调味品心智根深蒂固,饮料产品难以建立独立认知。并且,饮料行业竞争壁垒较高,柠檬茶市场维他、统一占据主导,植物蛋白饮料有承德露露、六个核桃,瓶装水则面临农夫山泉、怡宝等巨头挤压,海天缺乏差异化优势。

由此来看,海天的饮料业务目前更多是战略试水而非业绩支柱,其价值更多体现在品牌年轻化尝试和供应链资源探索上。

回到莲花味精,调味同行的案例有一定的参考性。

根据财报显示,2024年莲花水业营收3804.84万元,同比增长177.98%;2025年Q1营收600.94万元,同比增长49.02%。

莲花味精做水有一定的优势。渠道上,根据官网数据显示,莲花控股合作了2900多家经销商、10000多家客商,养生水新品可利用品牌渠道优势,在旺季来临时实现快速动销。同时,凭借“莲花”30余年国民品牌认知,还可以快速建立消费者对养生水品质的信任。

然而,此次推新的养生水口味(红豆薏米)与市面上的众多产品存在同质化问题,这是制约其养生水发展的不利因素。同时,为避免沦为“网红短命品类”,莲花养生水新品还需长效占领消费者心智,做出品牌差异化。点开莲花食品官方淘宝店,旗下矿泉水销量两万多件;果味苏打水饮料两千多件;养生水因为刚刚上线,销量仅个位数。

编辑认为,莲花味精跨行做养生水,一定程度上可以助力莲花水业营收,但综合来看。饮料行业强者如云,养生水行业虽高速增长,但要打破品牌心智壁垒,仍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养生水仅仅只能作为一个副业,可能无法取得主业味精同等的辉煌成绩。

结语

莲花味精——如今的莲花控股,从味精大王到濒临退市,再到凭借国货情怀与算力业务逆风翻盘,其发展历程堪称一部跌宕起伏的商业传奇。如今,它又将目光投向高速增长的养生水市场,试图在饮料行业分一杯羹。

尽管莲花拥有国民品牌认知和成熟的经销网络,但养生水赛道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品牌心智壁垒短时间内难以突破。调味品巨头海天的跨界尝试也表明,饮料业务更多是战略补充,而非业绩支柱。对莲花而言,养生水或许能成为营收增长的新亮点,但若想复制味精时代的辉煌,仍需在差异化创新和品牌建设上持续发力。

未来的莲花控股,能否在算力与养生的双轮驱动下再创奇迹?市场将给出答案。但无论如何,这家老牌企业的每一次大胆转型,都在诠释一个道理:商业世界的生存法则,从来不是固守旧业,而是敢于破局、持续进化。

本文转载自全食在线,转载请联系出处,点我查看原文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评论,请先 登录 or 注册
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欲了解历史信息,请切换至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