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请杨幂、肖战代言,一年狂卖20亿颗!溜溜梅要圆梦上市了?
全食在线 22小时前 1578
提到梅类零食,你会首先想到哪个品牌?

来源:全食在线

提到梅类零食,你会首先想到哪个品牌?

小编首先会想到那个因“你没事吧?”这句洗脑魔性广告词爆火出圈的溜溜梅!这支广告片凭着看似文案简单直白,但搭配知名女星杨幂的生动演绎,其传播威力不可谓不持久。

当下,我国梅类零食市场快速增长,根据思瀚研究院最新发布的《青梅果类零食行业发展概览》显示,中国青梅果类零食市场规模约为91 亿元,较 2020 年的 51 亿元,实现 2020-2024 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15.5%。预计 2025-2029 年市场规模将从 104 亿元增至 170 亿元,CAGR 达13.0%。

溜溜梅在梅类零食市场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根据芜湖市人民政府发文显示,溜溜果园集团是中国果类零食领军企业及梅产品领导者,2024 年在中国果类零食行业零售额排名第一,市场份额4.9%。梅界一哥称号溜溜梅可谓当之无愧。

4月16日晚间,溜溜果园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上市,中信证券和国元国际为联席保荐人。全食在线浏览网页信息发现,这不是这位“梅界老大哥”第一次对港交所发起冲击。溜溜果园曾在2019年6月向深交所提交A股上市申请,结果折戟而归。此次重启IPO,能圆上市梦吗?

01 梅子大王的创业史

根据招股书显示,业绩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溜溜果园录得收入约16.16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长约22.2%;股东应占利润约1.48亿元,同比增长约48.9%。

溜溜果园的品牌已成为梅产品的代名词,这归功于数十年深耕行业的积累。

根据招股书引用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于2024年,溜溜果园在中国梅产品行业(按零售额计)排名第一。根据同一资料来源,于2021年至2024年,按零售额计,溜溜果园在青梅果类零食行业及西梅果类零食行业连续四年排名第一。

纵观溜溜梅的品牌发展脉络,还要从一个曾经兜里只有50块钱的北漂青年说起。

溜溜梅品牌创始人杨帆为1969年生人,1988 年,他带着 50 元钱开启了北漂生活,从推销员做起,凭借着努力晋升为销售经理。1991 年,他利用积攒的资金成立北京中安康食品有限公司,主营膨化食品业务;1997 年,推出“凯旋”品牌,成立北京中贸凯旋食品有限公司。这些经历都为他后续深耕食品行业积累了资金与行业经验。

1999年,杨帆回到家乡芜湖成立芜湖市凯旋食品有限公司,起初主营糕饼类产品,但在市场竞争中面临困境。杨帆发现青梅市场潜力,注册“溜溜lium”商标,推出核心产品“溜溜梅”,正式切入果类零食赛道。

2006 年,杨帆果断带领公司全面转型,聚焦青梅深加工,形成以梅类产品为核心的业务模式。他南下寻找优质青梅原料,联系台湾蜜饯高级技师改进生产工艺,推出全新溜溜梅产品,从此开启了溜溜梅的品牌发展之路。同年,品牌系列产品正式上市,推出无核话梅单品,次年销售额达1.2亿元。

2009年,溜溜果园集团正式成立,在芜湖繁昌经济开发区建设首个规模化生产基地(年产能10万吨),并启动品牌营销,通过湖南卫视等媒体投放广告。2013年,溜溜梅签约杨幂代言,凭借“你没事儿吧”魔性广告迅速打开全国市场,品牌认知度大幅提升。此后一年,溜溜梅将广告投放预算提升至3.8亿元;渠道方面,商超渠道铺货率从48%增至92%。

2015年,北京红杉携1.35亿投资额完成溜溜梅A轮融资,持股15%;一年半后,红杉又在B轮融资中投资了1.026亿元,持股5%。

彼时,我国零食行业掀起“上市潮”,众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品牌,如好想你、来伊份、盐津铺子、三只松鼠陆续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溜溜梅也在两轮融资过后,于2019年6月向深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然而,梅子大王的第一次上市之战却以失败告终。

02 折戟A股

探其失败原因,或许可以从其招股书的风险一栏和过往动作中窥见一二。

首先是公司的增长困境。2016-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亿、8.4亿和8.7亿元。净利润呈现下滑趋势,2016-2018年分别为0.81亿、0.6亿和0.56亿元。

其次,根据2019年招股书显示,溜溜果园虽然虽然经过十年发展已成为国内知名休闲食品供应商,但公司营收长期依赖以青梅为主导的梅类产品,且合计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均超过 85%,这暴露了公司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溜溜果园似乎也意识到了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短板,2019年前先后推出梅片、梅饼、小辣梅等产品,但都没有得到强烈的市场反响。

其次,由于公司太过依赖青梅类产品,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公司的长期稳定经营也会产生较大影响。招股书显示:2017 年,因花期出现较强的霜冻天气等不良气候因素导致青梅果大量减产,其收购单价较 2016 年大幅上涨,导致当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大幅下降。虽然溜溜果园在努力拓宽原材料供应渠道,不断优化原材料采购策略,最大程度地降低原材料价格变动给公司盈利造成的不利影响。但公司原材料在成本中比重较高的产品成本构成特点以及青梅果等农产品易受气候和自然灾害影响等因素仍使公司面临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的风险。

渠道方面,公司采取“经销+直营”相结合的销售模式,2016-2018年,经销模式的销售收

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分别为 93.99%、88.72%和 86.44%,是其重要销售渠道。目前公司主要依赖各区域经销商进行渠道拓展,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的经销商客户共有 1,517 家。若未来重要经销商发生较大变动,将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03 修复“bug”再战港股

在最新公布的招股书上,面对第一次上市的失败,溜溜果园似乎总结了经验并对其逐一优化。

在产品结构上近年来,溜溜果园逐步以“梅”为核心,形成垂直品类深耕+健康化创新的产品矩阵。

旗下梅干零食包括雪梅、清梅、话梅、乌梅四大经典单品,以及创新产品如“梅子三明治”(梅子夹心水果)和定制款“皇梅”(山姆会员店特供)。2024年收入9.73亿元,占总营收60.3%,但毛利率从2019年的39.6%降至32.1%149。经典单品年销超20亿颗,长期稳居青梅零食市场第一。

梅冻产品主打“0防腐剂+40%鲜果原浆”,还推出季节限定口味如樱花草莓、茉莉青提等,2024年收入4.1亿元,占比25.4%,毛利率达47.8%。并连续三年增长,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3亿、3.11亿、4.1亿,天然果冻市场市占率45.7%,成为溜溜果园的第二增长曲线。

西梅产品2024年收入2.24亿元,占营收总额的13.8%,毛利率32.4%,连续四年蝉联西梅零食市场第一,市占率约55%。该业务线主要补充高端需求,延伸至软糖(如“打梅打”梅精夹心软糖)、电解质冰沙梅冻等功能性零食。

渠道方面,在继续维护线下渠道的同时,溜溜梅还积极拓展线上渠道。2024年直销收入占比59.2%(2018年仅25.5%),重点布局山姆、盒马、胖东来等高势能商超,定制产品(如“皇梅”)快速触达中产客群。在下沉市场,溜溜梅与零食很忙、好想来等连锁合作,推出低价规格进行覆盖。根据最新发布的招股书显示,直销占比从25.5%增长到59.2%,经销则从74.5%下降到40.8%,经销商风险有所降低。

线上渠道以天猫、京东旗舰店为核心,年货节、双11等节点推国风礼盒。抖音自播矩阵单月GMV破亿,私域用户池积累1600万。

在小红书和微博等平台,溜溜梅在一线女星杨幂之后,请到了顶流肖战做为代言人,合约到期后又签下时代少年团,在强化品牌年轻化形象时还打入了z世代群体。

财务数据方面,溜溜果园2022-2024年的总收入分别为11.74亿、13.22亿、16.16亿人民币,毛利分别为4.53亿、5.30亿、5.82亿,净利润为0.684亿、0.992亿、1.477亿。毛利率在36%-40%之间波动,虽然净利润率较低,但仍呈上升趋势。

结语

此次在香港上市,溜溜果园的资金筹集方向与2019年相比有所调整,但总体上仍聚焦于果类休闲食品的生产与研发。据招股书透露,公司计划将募集到的资金净额用于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展销售网络以及探索国际市场、招募研发人才和推进研发项目等。

从北漂创业到梅类零食领军品牌,溜溜梅凭借产品创新、渠道优化及明星代言等策略,再次向港股发起冲击。尽管业绩增长显著,但如何持续突破同质化竞争、原材料波动等挑战,仍是其上市之路的关键考验。此次能否圆梦,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转载自全食在线,转载请联系出处,点我查看原文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评论,请先 登录 or 注册
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欲了解历史信息,请切换至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