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糖珍珠还能怎么卷?厦门出现新爆款!
咖门 2025-02-18 1517
这到底是一款什么产品,给行业带来哪些启发?


作者:伍月;来源:咖门


01 “黑糖碎碎冰”走红,珍珠奶茶有了新体验

“珍珠被炸碎,黑糖珍珠奶茶会变成什么味儿?”

厦门品牌cuida给出了惊喜答案,其招牌产品“黑糖碎碎冰”将黑糖珍珠、奶茶茶汤、冰块等原料混合打碎,制成冰沙质地。

不仅保留了黑糖珍珠奶茶的经典风味,还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口感体验,网友直呼:

“比传统珍珠奶茶更上头”

“每一口都能嚼到Q弹的珍珠碎,非常惊艳”

“再也不用费劲吸珍珠了,懒人友好”




图源小红书博主@胖大星  已获授权(同首图、封面)

据了解,该产品单杯售价21元,甜度固定为标准糖,不仅是其门店的消费者推荐TOP1,还在小红书上被网友评为“厦门必喝”。

从网友分享的笔记能发现,早在两年前它就积攒了颇高人气,作为cuida的“镇店之宝”,一直备受喜爱。

除了cuida,我发现西安茶饮品牌“茶南子青年茶馆”去年也推出了黑糖碎碎冰,特别的口感体验,被不少网友称为“本命奶茶”,更有人直言“一口就爱上”。



图源小红书博主@酱酱不酱子  已获授权

此外,上海的栗其、厦门的放牛斑、泉州的梨谱等茶饮品牌,甚至江苏的South上青闽南火锅也都纷纷推出同款产品,迅速吸引大批年轻人买单。

近年来,茶饮市场同质化问题突出,要在产品上做出创意、吸引眼球并不容易,这杯“打碎的珍珠”却成功撕开了一条市场裂缝,它做对了什么?

02 改个形态带来新体验,经典微创新成爆款思路

复盘“黑糖碎碎冰”走红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一方面,黑糖珍珠本就是茶饮界的“经典口味”,“黑糖碎碎冰”采用“70%熟悉+30%意外”的配方,不颠覆认知,只升级体验。



黑糖珍珠和黑糖珍珠奶茶

消费者闭眼点单不会“踩雷”,反而有新鲜感,而且“不用吸珍珠”的懒人福利,也击中很多年轻人的需求。

另一方面,从商家的角度,把传统的黑糖珍珠奶茶做成冰沙质地,是一个近乎“零成本”的创新操作,动作小却获得大效果。

当下茶饮产品的创新难度攀升,“黑糖碎碎冰”用一个讨巧的操作带来启示:与其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去豪赌一个爆款,不如另辟蹊径,从小入手改良经典产品的细节、体验,延续爆款流量。

星巴克中国去年推出的软雪星冰乐,就是把经典星冰乐做成了冰淇淋口感,改变质地带来新体验,使其成为星巴克的新爆款。




抹茶、咖啡、莓莓爆珠三种口味的软雪星冰乐

除此之外,我还总结了一些以小撬大的爆款思路:

1、模仿维也纳咖啡做奶茶,不火都难

最近在小红书上刷屏的阿嬷手作三口奶油系列,就是经典微创新的典型案例。

以潮州单丛、广西六堡、栀子绿茶、斯里兰卡、抹茶茉莉为特色茶底,同时提供3款不同风味的奶油供消费者自由搭配,别致又吸睛,网友们直呼“喝完原谅全世界”。




图源小红书博主@Olivia  已获授权

这款产品其实就是去年火爆全网的维也纳咖啡的变体。

与之相似,百分茶的“三山普洱干酪”也是对奶油顶进行微创新,置于饮品上方像三座小山,很有记忆点。

2、借鉴“400 次咖啡”,拉环持续火爆

去年逆势增长的Pull-Tab拉环咖啡,其主打产品瀑布咖啡的创意就源自澳门手打咖啡和“400次咖啡”。

这款产品是将浓缩咖啡粉和鲜奶等混合打发,采用冻干技术形成口感绵密、香浓的咖啡盖,成品呈现出一种瀑布般流淌交融的视觉效果,观赏性极强,激发了不少消费者尝鲜。



沪上阿姨也借鉴“400 次咖啡”推出400次生椰拿铁、400次轻乳拿铁,保留咖啡浓郁香气的同时,口感做得更清爽,受到顾客追捧。

类似的,Manner coffee去年推出的会“爆炸”的干姜美式,在干姜气泡水中注入热咖啡浓缩液,碰撞出大量泡泡,经过搅拌、晃动或者外力冲击,泡沫膨胀“爆炸”,也引发不少网友尝鲜。

有时候,在咖啡的制作方式上哪怕只是一丝巧妙微调,都有可能为消费者呈上一场惊喜的咖啡新体验。

3、“喝前摇一摇”,好玩又好喝

去年10月,上海裕莲茶楼推出“特浓茶钻琥珀奶”,凭借独特的饮用体验迅速走红。



这款产品将茶与冰博客奶等打成碎冰状,顶部放茶钻,推荐顾客“大力摇匀更好喝”。

让消费者参与到“制作”过程中,互动性和趣味性让产品更受青睐。

4、“双拼杯”带来双倍快乐

产品形态、口感之外,还可以从杯子做文章。

去年,“双拼杯”掀起一波大流行,不少饮品店推出果茶双拼、奶茶双拼,消费者“花一杯奶茶钱喝两种口味的奶茶,快乐加倍!”

比如羊毛咖啡的双拼咖啡,提供5种美式和5种风味拿铁供消费者自由搭配。还有很多泰奶品牌也推出奶绿、奶红双拼等不同口感组合。



有时候一个有趣的杯子玩法,也能很好地打造差异化标签。

茶饮行业内卷愈演愈烈,与其盲目追逐标新立异的新品,不如回归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从产品的细节入手、提升体验。

经典产品的微创新,或许是打造爆款的稳妥路径,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动作”,也许恰恰能击中消费者的“爽点”。 

正如一位资深从业者的感慨:“当所有人都在寻找下一颗苹果时,有人把苹果切块、蘸酱、穿成串,照样卖爆”。

有时候,创新并不需要颠覆,只需在细节上多花一点心思。

本文转载自咖门,转载请联系出处,点我查看原文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评论,请先 登录 or 注册
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欲了解历史信息,请切换至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