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米布奶茶”快速蹿红!有门店日营收过万
咖门 2024-11-06 1694
作为一种云南的传统小吃,“米布”为何突然走红,给饮品人带来什么启发?

作者:张瑾;来源:咖门

01 30平小店日收过万,“米布奶茶”走红云南

继糯米香柠檬茶、罐罐烤奶、滇橄榄汁后,云南又出现新奇饮品:

一个叫寅乐萃的品牌,将云南人从小吃到大的特色小食“米布”与茶饮融合,做成了“米布茶”,卖得格外火爆。

凭借着“新鲜现熬”“地方限定”等标签,快速成为云南当红饮品店之一,吸引众多外地游客专程打卡。

米布,其实是云南一带早期的一种婴幼儿辅食,后来演变成一款街头人气甜品,成为不少米线店、小吃店的菜单常驻。

传统米布制作起来不复杂,将米粉和少量砂糖混合拌匀倒入牛奶,或直接使用米和牛奶打成浆,放入砂锅熬煮,不停搅拌直至糊状。

入口细腻绵滑,米香混合奶香,是云南人记忆中的味道。

而寅乐萃正是基于传统米布真材实料、新鲜现熬的属性,开发出以米布为特色的手作茶饮——鲜奶米布茶。

比如点单率最高的“糯香鲜奶米布茶”,使用碧螺春茶和香糯米,搭配牛奶、手工现熬米布制成。

入口奶香、茶香交织,并伴有少量咀嚼感,回味是浓郁的米香味。

第一次品尝的消费者,普遍将其视为“进阶版米麻薯”。“但二者口感又有不同,米布比米麻薯粘性更低,米香味更足。”有消费者表示。

在价格上,中杯售价17元,大杯19元,比市面上动辄20元起步的手作茶饮更具性价比。

店型以30~50平的中小门店为主,均设置明档制作展示区。

自2022年在云南玉溪开出首店以来,寅乐萃用一年多的时间,在云南昆明、普洱、保山、丽江、大理等地开出近30家门店,生意好的门店,日营收达1万~1.5万元。

与此同时,我发现象子茶铺、云里收、潼新米、茶米师、彩云姥姥等当地小连锁、独立门店也开始上新米布奶茶,被不少消费者种草打卡。

昆明还诞生了米布专门店“吉茶阿布”,推出了米布奶茶、米布清酿、米布咖啡、米布冰淇淋等系列产品,目前已开出3家店,另有2家店将在11月内开业。

可以说,米布这款云南随处可见的经典小吃,正在成为饮品店的“流量密码”。

02 “米布奶茶”带来启示,卖爆“特产奶茶”有3个思路

“米布奶茶”为什么能走红?地方特产和茶饮结合的过程中,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

1、从地方特色美食中找灵感,做出差异化创新

起初,寅乐萃并未聚焦鲜奶米布茶。

创始人童炳勋、童则勋兄弟向我介绍,在开店初期,其菜单上只有糯香鲜奶米布茶、糯糯柠檬冷萃茶、柠香雪萃茶、麦芽雪萃咖、茶冻气泡水果雪糕杯、手作柑橘摩卡6款产品。

“后来发现,糯香鲜奶米布茶的市场反响很好,才确定聚焦‘鲜奶米布’这一路线。”童炳勋介绍道。

考虑到米布的融合性问题,我们尝试做了一些改良,比如将米和牛奶打成浆后,添加一些木薯粉,每份米布熬半小时以上,整个过程不加一滴水,为米布增加Q弹软糯的质感。

“既保留传统风味,口感也不会那么沙、那么绵密,与茶饮更适配。”童则勋说。

同时,他们还不断挖掘地方风味元素和米布做结合,比如使用云南特有的糯米香、滇红玫瑰、甜白酒等,做差异化的特色饮品。

“接下来,我们准备将泰国香糯米换成云南高原糯米,在改良米布口感外,进一步突出地方特色。”

2、乘势“手作东风”,用新鲜健康引流

而在出品形式上,借势今年大热的手作模式。

米布作为传统小吃,主打现做现卖,出品过程本就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而且涉及的原料简单、天然,比较适合在饮品出品中还原呈现,以突出新鲜健康。

很多地方特色小吃都有这些基因,饮品店明档展示核心食材,以及现蒸、现熬、现捣的制作工艺,有很强的引流效果。

此前,甜荟旗下的甜荟茶市手作店,就运用南京特产雨花茶、南京溧水的金奖稻谷等,还将冰花酪制成南京市花梅花的形状,展示地域特色。

3、围绕核心食材延展,多品类打造产品壁垒

聚焦某单一元素脱颖而出的“特产奶茶”,通常面临产品迭代乏力的困境,想要让消费者高频消费,很多地方茶饮品牌的经验,是延展多品类经营模式。

寅乐萃在米布奶茶的基础上,推出了甜品“鲜奶米布杯”,核心元素为鲜奶米布、米布丁,进一步加深消费者对“米布”的认知。

“还打算增加冰淇淋,希望坚持做自己的产品,提高产品壁垒。”童炳勋说。

虽然引入了手作流程,但并不意味着要开大店,小店型对地方茶饮来说或更高效,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以寅乐萃为例,门店面积集中在 30 至 50 平方米,既能满足明档制作展示需求,又能体现一定的环境风格,同时降低开店成本、管理难度。

寅乐萃在确定产品路线后,便将部分门店打造成“谷仓”模样,用稻谷、麻袋等元素,突出大米的存在感,向消费者传递核心食材,加深品牌印象。

03 地方风物,成“爆款基因库”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游客为一份特色菜品、一杯特色奶茶选择出行目的地。

而把一杯奶茶打造成新型特产,也成为不少区域品牌的新机会。

他们将地方风物作为自己的“产品库”,从中寻找灵感,最大化发挥本土优势,做出一个又一个爆款。

在市场走向内卷、同质化的当下,这些品牌因为差异化竞争优势,逐渐擦亮品牌底色,走向台前。

正如童炳勋说,“去同质化,尤其在产品上,不跟随其他品牌,按照自己的想法、结合顾客反馈做全新的品类,做真正能掌握的事情。”

在业内人士看来,如今的饮品市场,很难赚到快钱了,赚小钱、赚慢钱、赚长钱,会是接下来的常态。

对于地方茶饮来说,借助地域特色形成自己的产品风格,找到生存缝隙,不下牌桌,就有机会。

本文转载自咖门,转载请联系出处,点我查看原文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评论,请先 登录 or 注册
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欲了解历史信息,请切换至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