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华东茶饮市场9年,茉沏转型下沉市场后,品牌势能和销量双丰收,背后有哪些洞察?
作者:张瑾;来源:咖门
01 “粉色奶茶风暴”,席卷华东乡镇市场
今天情人节,一杯名为“春日山樱”的粉色奶茶,意外点燃了华东地区“小镇青年”的消费热情。
这款新品来自江南新式茶饮品牌茉沏,中杯售价13元,以乌龙茶为底,融入樱花香与鲜牛乳,网友评价“层次丰富,甜而不腻”。
比口味更吸睛的,是它从产品到门店全方位的视觉轰炸,未售先火,在社交平台反馈热烈。
图源小红书博主@夏天小橙子,封面及首图@慢吞吞 已获授权
无论是包材纸袋、限定周边,还是视觉海报、显示屏……通通粉色,春日氛围感十足。
杯身图样更是别出心裁,以苏州园林窗花与樱花为灵感,营造出“推窗见樱雨”的江南意境。
周边产品除了樱花冰箱贴、樱花香包外,还有一款变色杯:倒入饮品后,杯身从纯白渐变为粉色图纹,网友直呼“一整个被击中,必须拿下”。
不仅如此,茉沏还同步上线了视频短片,将“春日江南”的浪漫氛围烘托到顶点。
深入了解后我发现,这场高举高打的上新行动背后,是品牌升级与战略下沉的精心布局。
深耕茶饮市场9年,茉沏在去年9月完成新一轮品牌焕新,全面更新品牌形象,调整菜单,将经营重心转移至华东下沉市场。
其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试点门店的月营收稳定在30万~40万元。
新品门店激增
起源苏州,茉沏如何牢固树立江南新式茶饮形象?重点布局下沉市场背后又有哪些洞察?我采访了茉沏创始人周煜。
02 营收增长20%,聚焦下沉成功逆袭
1、转型攻打“被低估的”华东乡镇
以往,茉沏的门店多集中在苏州、上海、南京等华东核心城市,但2024年后,茉沏的战略重心开始向下沉市场转移。
周煜观察,华东下沉市场的消费力比核心城市稍弱,人口密度也有保证,茉沏位于乡镇门店的业绩长期稳定,甚至稳中有升。
他意识到,华东乡镇市场的潜力被严重低估了。
下沉市场的门店风格在线
基于此,茉沏选择错位竞争的发展策略:在江苏省内专注下沉市场,深耕细作做深度;在省外则重点布局省会城市,提升品牌知名度。
2、提质降价,业绩逆势增长20%
为迎合下沉市场,茉沏的产品价格普遍下调20%~30%,杯均控制在13元上下,但品质不降反升。
比如,将茶叶换代升级,提升风味口感;打通水果供应链,自采全管控,保证出品的一致性;坚持用低温短保鲜奶,突出健康属性,满足下沉市场消费者“好喝、好看、便宜”的多重诉求。
抹茶爆款:千抹茉莉
周煜介绍,品牌升级后,原叶鲜奶茶销售增长较快,已卖出千抹茉莉、桂子霜白多个爆款。
“降价格、提品质,以价换量,以量换利润。”成效立竿见影,周煜透露,2025年春节档,门店业绩同比上升20%。
周煜也深知加盟商调价面临经营压力,为此推出动态补贴机制,依据门店的实际经营状况提供帮扶支持。
3、重新表达“江南美学”,增强辨识度
在品牌表达方面,茉沏对江南文化进行“解构与再造”。
“突破大众对江南‘小桥流水、清新淡雅’的传统认知,而呈现更时尚、更年轻的一面。”茉沏团队表示。
年轻人在门店排队点单
最直观的改变是品牌logo,将颜色更新为亮眼的红色,图案则是在江南花窗的中心绽放出一朵茉莉。门店环境融入仿古屋檐元素,搭配柔和的暗调灯光,营造古朴、温馨的氛围。
包材物料一改以往的像素风插画,采用更具时尚感的设计,色彩运用大胆鲜艳,将江南文化与现代元素相融合。
包材上的变化,图源小红书博主@牛牛吃胖亿点点 已获授权
推新亦有巧思,依据当地的口味喜好、特产小吃,打造差异化产品,比如秋季推出芙桂鸡头米,传递“不时不食”;冬季限时回归白玉桂花米露,迎合消费者冬至饮用冬酿酒的习惯。
从视觉到味觉,都与全国性连锁门店形成明显区隔,提高下沉市场的辨识度与竞争力。
4、再小的门店也有客座,满足社交刚需
周煜透露,未来将街边与社区型商业作为重点布局方向,以更具亲和力的姿态扎根下沉市场。
在他看来,奶茶店早已成为小镇青年不可或缺的社交空间,客座区成刚需。因此,茉沏再小的店型,都会保留一定的座位空间。
不同设计款式的徽章、冰箱贴
不仅如此,茉沏还发力文创周边,比如节气冰箱贴、生日徽章等,提升品牌的社交属性与消费黏性。
03 综合体验占消费主导,下沉茶饮快速进化
周煜感慨,现在的餐饮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市场变化太快。当下年轻消费者的饮品需求,已从单纯解渴向综合体验转变。
当口感不再是唯一关注点,品牌的门店环境,价值主张以及能否引发情感共鸣,就变得愈发重要。
“做品牌应当紧密贴合消费需求,而不能仅凭自身的主观臆想筹备,此次品牌升级,就是我们对现阶段消费需求变化的积极回应。”他补充道。
门店订单激增现场
9年前,茉沏从苏州一家街边店起步,凭借江南茶饮的差异化定位,在华东市场杀出重围。
如今,它又用一杯“春日山樱”俘获小镇青年,打响华东下沉市场的新战役。
茉沏的成功转型,也印证了饮品行业的趋势与机会:
市场竞争已从“规模扩张”转向“区域深耕”,当大家都在讨论“下沉市场要不要做体验”时,茉沏已用抢先一步的实践得到收获。
小镇青年们,要的不只是低价,也是能晒、能玩、有共鸣的“质感烟火气”。
在行业内卷的当下,相比向外扩张、撕掉区域品牌的标签,或许更应回归本土,做深打透,将在地文化转化为不可复制的护城河。
毕竟,品牌长期存活的根本不是短期的规模与流量,而是消费者一杯又一杯的持续认可。
本文转载自咖门,转载请联系出处,点我查看原文